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GDP里的"劳动者报酬"占比真相:谣言背后的经济数据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GDP里的"劳动者报酬"占比真相:谣言背后的经济数据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4/detail-inehaatx5093134.d.html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关于中国GDP中"劳动者报酬"占比的谣言。该谣言声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中国居民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仅为15.7%,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国超过50%的比例。

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如果按照15.7%的比例计算,2024年中国GDP超过130万亿元,那么工资总额应该为21万亿元左右,人均年收入约为1.5万元。按三口之家计算,家庭年均收入难道只有4.5万元吗?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那么,15.7%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造谣者使用了2003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当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总额为197416.7亿元,GDP总额为1260582亿元,计算得出的比例为15.66%,四舍五入后写成15.7%。但是,他们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总额"包装成了全国居民的薪酬总额,显然是错误的。

要了解真实的"劳动者报酬"占比,我们需要借助收入法GDP数据。收入法GDP中的"劳动者报酬",不仅包括工资性收入,还包括养老金、社保、理财收入、兼职收入、资本收入、税收返还、自营消费等所有类型的收入。截至2020年,中国的GDP总额为101.6422万亿元,劳动者报酬总额为52.95655万亿元,占比高达52.1%。

再来看看美国和日本的情况。2023年,日本的GDP总额为5919125亿日元,雇员报酬总额为3012955亿日元,占比为50.9%,比中国低了1.2个百分点。美国2023年的GDP总额为277027亿美元,劳动者报酬总额为141902亿美元,占比为51.2%,也比中国低近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GDP中的劳动者报酬不仅仅包括货币收入,还包括了雇主为雇员提供的非货币性收入的折算金额,例如过年或过节发放的礼品、企业内部食堂就餐的负担部分等。此外,雇主为雇员缴纳的社保等福利,也需要折算成收入。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中国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积极建议国家完善居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制度,而不是通过捏造数据来制造恐慌和误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