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倒春寒来袭!温差交替中的健康防护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倒春寒来袭!温差交替中的健康防护指南

引用
科普中国网
1.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580545

春天是万物复苏、温暖明媚的季节。但每年开春后常会出现"倒春寒"这一突如其来的低温天气现象,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倒春寒的成因、对人体的影响以及科学的防护措施。

什么是倒春寒?

倒春寒常指春季气温总体回升后,由于冷空气的反复侵袭,出现短暂又明显的突然的低温降温现象。常见于春季的中后期,天气忽冷忽热,会给我们带来很大"温差冲击"。倒春寒在中国存在,在美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也都有发生,其形成的原因并不复杂。中国的春季是盛行风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但其间也常有从西北地区而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当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时,气温起伏就较大。当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时,出现大规模倒春寒的可能性就大。

倒春寒对健康的影响

  1. 心脑血管系统
    在温差剧烈的变化下,人体血管会因受冷而突然收缩,继而又因温暖升高而迅速扩张。反复剧烈的冷热刺激容易使血压波动,增加心梗、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对中老年人更需注意。

  2. 呼吸系统
    春季气温的不稳定容易让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降低,病毒和细菌多趁虚而入,从而诱发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3. 皮肤和关节
    温差大时,皮肤容易干燥、敏感,甚至出现刺痛、发痒等现象。关节的部位也会受到冷空气刺激,部分人可能出现关节的酸痛,久而久之可能诱发或加重关节炎。

  4. 日常不适感
    很多人在倒春寒的时候会感到全身无力、头晕目眩,正如形容的"下楼梯的突然踩空感",这其实是由于大脑、神经、肌肉等对突然温度变化的不适应所致。

如何应对倒春寒?

  1. 注意保暖
    即使白天阳光明媚温度适宜,但但早晚温度仍会较低。建议不要过早脱掉冬装,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最好采取"下厚上薄"的穿衣方式,并注意颈部、腰部和脚部的保暖。

  2. 温热水泡脚
    每晚可以用温水泡脚,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帮助身体快速恢复温暖,以减少寒冷带来的不适感。

  3. 合理饮食

  • 均衡营养摄入
    建议日常饮食遵循均衡膳食原则,确保充足的蛋白质、优质脂肪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多选用各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这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和整体健康,降低温差变化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 抗炎和抗氧化饮食选择
    研究显示,生姜、大蒜、洋葱、姜黄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和抗炎成分,有助于缓解因气温波动引起的体内炎症反应。适量加入这些食材,不仅可以为餐食增添风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身体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

  • 消化系统的支持
    温暖季节和气温波动期,建议选择容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或小米粥)、根茎类蔬菜和其他低脂优质蛋白(如鱼类或瘦肉)。这样的膳食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支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能量来源。

  1. 适当运动
    在天气较暖时适量的运动可增强体质,但一定要避免在低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血管剧烈收缩,增加心血管负担。还有就是酒后的第二天要避免剧烈运动,起床后要多喝点水。

  2. 注意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温暖且适时的通风,既能防止冷气迅速侵袭,又能保证空气的新鲜,减少病菌滋生。

科学依据与建议

多项国际和国内研究表明,温度骤降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例如,环境温度下降与心血管死亡率增加有显著相关性;春季温度波动与呼吸道疾病发病也呈正相关趋势等等。基于这些科学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在倒春寒期间加强防护,注意一下保暖与合理的生活方式。

最后

倒春寒虽然只是一种短暂的天气现象,但其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需要做好保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注意倒春寒带来的不适,快乐度过一个温暖而舒适的春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