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防治攻略:从饮食到治疗,远离“突然来袭”的痛!
痛风防治攻略:从饮食到治疗,远离“突然来袭”的痛!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升高引起的常见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疼痛剧烈且发作突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痛风的饮食要点、治疗方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帮助您科学管理痛风,减少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痛风的饮食要点
- 避免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因为高嘌呤食物会在体内代谢为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肝脏、肾脏等)、海鲜(如沙丁鱼、凤尾鱼、虾、蟹等)、浓肉汤(如火锅和老汤)、啤酒和烈酒等。此外,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高嘌呤食物还包括方便面、干菌类(香菇干、牛肝菌等)、紫菜、芦笋等。菠菜虽然嘌呤含量不高,但富含草酸,会影响尿酸排泄,因此也应适量食用。
选择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可以多吃一些低嘌呤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脱脂牛奶等。这些食物不仅嘌呤含量低,还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每天至少饮用2-3升水,有助于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同时,口服碳酸氢钠片(小苏打)可以防止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肾脏。
注意饮食均衡,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管理至关重要。减重应循序渐进,避免通过节食或极端方式快速减重,这可能会引起代谢紊乱,反而增加尿酸水平。
痛风的治疗
对于确诊为痛风的患者,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长期管理两个方面:
急性期治疗: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常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长期管理:对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平稳降低尿酸水平是关键。常用的药物包括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它们可以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而苯溴马隆则有助于增加尿酸的排泄,但服用时需要大量饮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药物前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低尿酸的过程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尤其是降速过快时,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生活方式的改变
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对控制痛风非常重要。虽然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尿酸水平升高,但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
痛风不仅影响关节,还会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长期高尿酸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的几率。此外,尿酸结晶在肾脏的沉积可能引发肾结石,甚至导致痛风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痛风的管理不仅仅是缓解疼痛,还需防范这些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健康饮食、坚持饮水、坚持体重管理,以及坚持遵从医生的治疗建议。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全可以减少痛风发作,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供稿:老年医学一科/干部保健科 王妍君\解静\赵成玉
本文原文来自qhua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