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网IP和私网IP的区别图解
公网IP和私网IP的区别图解
在IT领域,IP地址是网络通信的基础。无论是弱电系统、服务器还是普通电脑,都需要使用IP地址进行通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公网"和"私网"这两个概念,但它们具体指什么?为什么我们常见到的IP地址以192.168开头?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内网与外网的概念
内网(内部分组网络)和外网(外部网络)是相对于防火墙而言的。防火墙内部的网络称为内网,而防火墙外部的网络则称为外网。在一定程度上,外网等同于公网,内网等同于私网。
IP地址分类
公网地址
公网地址是指在因特网上直接可达的地址。如果你有一个公网地址,就意味着你不但能访问别人,还能被人访问。公网地址是架设各种服务器必不可少的条件。
私有地址
在网络中,主机需要使用IP地址进行通信。目前普遍使用的IPv4地址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是我们常见的IP地址段。在这三类地址中,大多数为公有地址,需要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注册。
在IPv4地址中预留了3个IP地址段作为私有地址,供家庭、企业、学校等内部组网使用。这些私有地址段如下:
除了这三个IP地址段为私有IP地址外,其他都为公网IP。这些地址已被声明私有化,任何内网中的设备可以任意使用这些地址,但是在这三个范围内的IP地址不允许出现在Internet(外网)上。
家庭网络通常使用192.168开头的IP地址段,因为一个C类地址(如192.168.1.x)可以容纳254个终端,足够家庭使用。学校或大型企业可能使用B类甚至A类作为内部网络的地址段。例如,手机上网时获取的很可能是一个10开头的内网地址,而不是公网地址。
NAT地址转换
私网地址只能在局域网中使用,不同的局域网可以使用同样的私网地址,私网地址是不能出现在互联网上的。那么私网地址如何访问互联网呢?这就需要用到NAT(网络地址转换)。
NAT地址转换实现内网的IP地址与公网的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将大量的内网IP地址转换为一个或少量的公网IP地址,减少对公网IP地址的占用。
家庭网络普遍使用端口映射的方式,NAT的核心是一张映射表(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将内网源IP地址和端口映射到同一个公网地址的不同端口。
家庭网络由于网络规模比较小,通常使用了192.168开头的私网地址,光猫拨号获取了一个公网地址(或者运营商私网地址),通过NAT方式的映射到这个公网地址的不同端口,访问互联网。主要注意的NAT模式和路由模式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