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丨公路交通行业年度关键字:绿
盘点2024丨公路交通行业年度关键字:绿
2024年,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通道,到零碳公路的建设,再到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绿色发展理念已深深融入公路交通的各个环节。
“绿”字始见于甲骨文,本义是草和树叶壮盛时的颜色,古时谓之青黄色。“绿”也可作动词,表示“使……变绿”或“呈现绿色”。对于2024年中国公路行业来说,“绿”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主要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全行业实现生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建设绿色公路是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落地交通行业的支撑。魏永广 摄
阡陌交通,何以为绿?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多年后,再翻阅2024年这份“激情燃烧”的岁月档案,人们也许会庆幸,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我们曾如此重视“绿色”。这份关注不仅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
在腾格里沙漠腹地,一群古怪的精灵,时而如离弦之箭,在沙海间穿行,时而藏匿于沙漠洞穴,机敏地竖着耳朵,观察周遭的变化,它们是生活在我国北方广袤草原之上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沙狐。为最大程度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促进野生动物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在乌玛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人迹罕至的18公里沙漠腹地,每隔约1公里就设有一处宽6米、高4米的通道,预留骆驼、沙狐等大中型哺乳动物迁徙路线,维持沙漠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这仅仅是公路交通绿色发展的缩影。
这一年,我国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深化,绿色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中央层面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部级层面,强化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印发《公路水路行业营运工具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核算指南》。各地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能耗排放监测技术、清洁能源交通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动交通方式转型升级,深化交通污染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修复体系,提升交通运输环境监测智能化水平……
“零碳”成为行业内高频词汇。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于公路沿线,成为行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零碳(近零碳)公路建设多点开花。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522公里长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纵贯南北,自“零碳” 示范工程投用以来,公路两旁新建86座光伏电站全面替代柴油机,用于发电、抽水、灌溉,对沿线3100多公顷生态防护林发电灌溉。2024年,该工程已累计发出绿色电能突破500万千瓦时。江苏南通“万里长江第一隧”——海太长江隧道清洁能源供电工程风电实现并网,标志着全国首条“全寿命周期”零碳隧道取得实质性建设进展。在沈海高速公路上海嘉浏段朱桥服务区,一片片太阳能光伏板架设在主楼和“司机之家”的楼顶上,日常发电量可满足服务区一半以上的用电需求。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京藏高速共和“零碳服务区”标准化试点项目也通过交工验收,分布式光伏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标志青海首座“零碳服务区”完成建设并投运……作为“零碳”先行者的山东,更一骑当先,相继发布全国首个零碳改扩建项目、零碳智慧收费站、零碳场站……集齐多项“首个”。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这一年,绿色试点持续深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任务(第一批)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了61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任务入选第一批试点名单。2024年度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涵盖科学养护、智慧养护、绿色养护、集中养护、长周期养护等方向,涉及江苏、陕西等24个省(区、市),包含江苏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科学养护工程、陕西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河池寨至杏园段绿色养护工程等34个试点项目。
何止于试点。在云南楚雄,生态环保理念已融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玉楚高速的生态保护做法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作为新时代绿色发展正面典型报道。江西交通运输部门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在全国率先推广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等绿色养护技术,遂大高速公路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实现从“纸间”到“指尖”的华丽转变。
广东交通运输系统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全力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和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工作。惠清高速公路全面应用表土剥离技术,回收表土实现100%再利用。
岁末,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正式通车,开辟野生动物生命通道612处,让“公路回归自然”。与2023年开通的环岛旅游公路一条依山“环内”,一条滨海“环外”,相得益彰,成为海南旅游公路的“黄金搭档”。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这一年,绿色发展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累计为超过140万人次提供知识更新服务,增加数字化、绿色化等内容,帮助从业人员加快适应智慧交通蓬勃发展和新能源等绿色技术全面应用带来的变化,增强应对未来职业发展挑战的能力。我国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系列先进技术及工艺不断涌现,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深入开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循环利用率超过97%。
除完善人行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外,新能源交通工具受到国人青睐,车水马龙间掀起“绿色潮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作为三大新兴出口产品,出口量迅速攀升,为全球交通体系的电动化和向绿色低碳方向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这一年,至此。但阡陌之绿,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