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后的康复辅具,你真的选对了吗
偏瘫后的康复辅具,你真的选对了吗
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障碍,选择合适的康复辅具不仅能帮助恢复身体功能,还能提升生活质量。然而,市面上的辅具种类繁多,不正确的选择可能导致事倍功半。本文将从常见问题出发,帮助你科学挑选偏瘫后的康复辅具。
什么是偏瘫?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偏瘫的分类
完全性偏瘫:是指一侧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瘫痪,瘫痪的程度完全,肌力为零级。
不完全性偏瘫:是指一侧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瘫痪,瘫痪的程度完全,肌力为零级。
均等性偏瘫:指身体一侧的中枢性面神经瘫痪、中枢性舌下神经瘫痪和中枢性上下肢瘫痪的程度相等。不管是完全性偏瘫或不完全性偏瘫,此三部分的瘫痪程度总是相等的。
不均等性偏瘫:指中枢性的面神经瘫痪、中枢性舌下神经瘫痪、中枢性的上肢瘫痪及中枢性下肢瘫痪的程度不相等。是皮质下白质病变的特点。根据病灶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的不均等的偏瘫亦不同,
偏瘫所导致的常见功能障碍
- 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一侧肢体瘫痪,严重者瘫痪肢体完全不能自主运动,失去感觉,没有肌力。稍轻者瘫痪侧肌力减退,活动不便。
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视觉等方面的障碍
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力、分析能立、思维能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严重者出现失用、失认、不能从事以前的工作。
偏瘫后的康复辅具推荐
- 步行辅助类
- 助行器:适用于平衡能力较差或下肢肌力较弱的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撑,帮助行走。
- 拐杖:常见于单侧下肢无力或不稳患者,分为腋杖和单拐。
- 踝足矫形器(AFO):防止因长期卧床制动,导致的踝关节趾屈、内翻、跟腱挛缩,防止髋关节外旋等功能障碍。
- 手功能康复类
手指分离板:用于预防和改善手指屈曲挛缩。
腕手矫形器:防止上肢因屈肌张力高导致的屈指、屈腕等关节畸形的产生,也有预防上肢水肿的作用。
- 日常生活辅助类
- 拾物器
- 穿袜器
- 助食筷
- 握力勺
- 防洒碗
- 系扣辅助器
- 防压疮垫
常用的防压疮垫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轮椅坐垫、防压疮坐垫、体位垫、防压疮床垫等。它们有多种形状和款式,主要用于长期坐卧患者调整体位,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利于预防压疮,防止发生关节变形和痉挛。
偏瘫患者合理介入康复辅具可以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效果,但选择辅具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由医生、治疗师和康复工程师共同评估后定制,确保辅具的安全性和适配性。切勿盲目购买,以免因不适合的辅具造成新的健康问题或耽误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