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海王星”,被发现以来仅绕太阳运行了一圈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海王星”,被发现以来仅绕太阳运行了一圈
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在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其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以其长达164.8年的公转周期而闻名。自1846年被人类发现以来,这颗神秘的蓝色星球仅完成了一次绕太阳公转。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太阳系行星的运动规律,特别是海王星的独特之处。
宇宙具有两大基本特性:物质性和运动性。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为“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这些天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其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就是“绕转运动”。例如,地球的自转可以看作是绕着地轴做自西向东的运动,而地球的公转则是绕着太阳做自西向东的运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绕转运动”,因此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是人类感知时间的来源。地球自转一圈就是昼夜交替一次,也就是一天,真正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也就是恒星日;公转一圈就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次,也就是一年,真正周期是365天6时9分10秒,也就是恒星年。
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在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但由于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使得各自的公转轨道长短也不同,因而公转的周期也各不相同。具体而言,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周期越短;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水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约为88天,公转周期最短;金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约为224天,水星和金星比地球公转周期短。火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约为687天,也就是近两年的时间;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约为11.86年;土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约为29.4年;天王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约为84年;海王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约为164.8年。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其公转周期是水星的683倍,很显然,我们地球每个人的一辈子,都无法完整看到海王星绕太阳公转一圈。
实际上,由于海王星距离地球很远,海王星距离太阳大约为3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大约45亿千米远,因此海王星被人类发现的时间比较晚。海王星是在1846年法国天文学教师奥本·勒维耶等人发现的,根据海王星公转周期来看,海王星被准确发现以来,仅仅绕太阳公转了一圈。八大行星各自也都在自转,行星的自转周期并没有像公转那样由近及远增加。
具体来说,水星自转周期约为58天,金星自转周期约为243天,火星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37分,木星自转周期约为9小时50分,土星自转周期约为10小时39分,天王星自转周期约为17小时14分,海王星自转周期约为16小时6分。从八大行星自转周期来看,火星和地球差不多,也就是24小时左右;属于地内行星的水星和金星,自转周期很长;而属于气态行星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自转周期都较短,这些气态行星不仅个头大,自转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