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俭教授分享肝癌治疗新突破:精准外科与转化治疗新策略引领希望之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俭教授分享肝癌治疗新突破:精准外科与转化治疗新策略引领希望之光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CR9BVV0514ADIU.html

肝细胞癌作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的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肝癌的外科治疗领域迎来了显著进步的同时,肝癌转化治疗的发展也为中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术前转化降期,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实现了长期生存。

《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简称2021版《共识》)及《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简称2024版《共识》)的发布,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规范化的肝癌转化治疗范本。《肝癌转化治疗新策略》是医学界“仑语学院”即将推出的学术专栏,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的转化诊疗方案及前沿临床研究,助力中晚期肝癌患者通过转化治疗实现“长生存”。特此,医学界诚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围绕肝癌外科治疗与转化治疗的最新进展分享真知灼见并对《肝癌转化治疗新策略》的开播发表寄语。

肝癌外科治疗领域迎来“多维度”显著进步

肝细胞癌作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在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周俭教授指出: “在肝癌外科治疗领域,我们见证了从最初的‘禁地’到如今的精准肝切除与多学科团队(MDT)广泛应用的显著进步。 首先,在肝癌手术评估系统实现了质的飞跃。 包括三维可视化技术(3DVT),借助先进的CT和MRI等影像技术,为术前的精准诊断和手术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D打印技术的引入,让我们能够制作出患者肝脏的个体化实体模型,使医务人员对肝脏及肿瘤结构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进一步优化了手术策略。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AI)的放射成像技术也在肝癌手术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比如准确预测安全切除量,以降低术后肝衰竭的风险,极大地提升了肝癌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在手术技术的创新方面,周俭教授分享到:“微创腹腔镜肝切除术(LH)已成为肝细胞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高且长期效果良好。同时,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作为传统两阶段肝切除术的革新方案,能够更快地实现二阶段手术,显著提高肿瘤切除率,并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谈到转化治疗,周俭教授表示:“随着以仑伐替尼为代表的TKI靶向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药物的问世,给肝癌的外科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中晚期肝癌病人通过转化治疗后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一直以来,肝细胞癌的低切除率和高复发率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挑战,而转化治疗对于克服这些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肝癌外科治疗领域将继续取得更多的创新与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肝癌转化治疗不断发展,助力患者长期生存

接下来周俭教授回顾了肝癌转化治疗的发展历程,并强调了其在肝癌诊疗中的重要性,他表示: “肝癌转化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研究者曾报道巨大肝母细胞瘤经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缩小后再切除的病例。20世纪80年代,我国肝癌领域吴孟超院士和汤钊猷院士提出的二步切除,也就是术前转化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汤钊猷院士和樊嘉院士团队曾对70余例肝癌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为50%-60%。与此同时,国内外多家医学中心报道了肝细胞癌经介入或核素内放射治疗、外放射治疗后肿瘤缩小、降期,继而获得切除的系列研究,这类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转化切除的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60%,与早期肝癌切除后的生存相当。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靶向、免疫治疗药物的面世以及介入治疗、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的日益成熟,使中晚期肝癌患者得以通过术前转化降期获得手术的机会,实现长期生存。ALPPS作为另一项外科术式的创新,通常可在1-2周诱导产生47%-192%的剩余肝脏增生率,在有功能的FLR转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作为亚洲首个开展ALPPS手术的中心,也是国际上完成该项术式例数最多的中心,提高了巨大或多发肝癌病人的生存率。”

在谈到今年更新的《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时,周教授表示:“首先应明确外科根治性治疗仍是我国肝癌实现长期生存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相较于2021版《共识》,更新的2024版《共识》在原有基础上,将内容进一步细化拓展为13个章节、18条共识推荐意见,其核心要点包括:相关定义再认识、系统治疗用于转化治疗的新证据、治疗过程中对病灶的评估、疗效预测及相关机制、MDT专业人员的协调分工等。2024版《共识》重申了转化治疗方案的考量因素,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方式,包括肿瘤进展率、至缓解时间、病灶缓解持续时间和缓解程度。总之,转化治疗的发展和共识更新让我国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踏上了新的征程。”

《肝癌转化治疗新策略》专栏寄语

最后,周俭教授对《肝癌转化治疗新策略》专栏的开播表示祝贺。他表示,《肝癌转化治疗新策略》栏目的立意非常新颖,并贴合了当前肝癌治疗领域的主流治疗模式。栏目通过访谈的形式,解答转化治疗过程中广大临床医生所关切的一系列实操问题,共同推动肝癌转化治疗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让广大一线肝癌学科相关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实现 “长生存”的目标,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命的奇迹与希望!

周俭教授强调,广大一线肝癌学科相关临床医生应该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实现“长生存”的目标。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肝癌治疗领域将继续取得更多的创新与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专家简介

周俭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
  • 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指南》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联盟(APPLE)主席
  •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
  • 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 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执行理事
  • 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5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第一完成人1次、第二完成人2次)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包括共同)发表SCI论文129篇,H-index指数79

精彩资讯等你来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