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同”:一个常被误解的中性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苟同”:一个常被误解的中性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uebaike.net/new/94d4731717772232.html
“苟同”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常被误解为贬义词,实际上它是一个中性词,指的是轻率地同意或附和别人的意见。本文将通过历史文献和名人言论,深入探讨“苟同”的词义及其文化内涵。
“苟同”一词最早见于《韩诗外传》卷四,其中提到:“偷合苟同以之持禄养交者,是谓国贼也。”这表明,苟同不仅是一种轻率的态度,更可能被视为对国家利益的损害。
在历史上,“苟同”一词多次被用来表达对某些观点或行为的不认同。例如,在《后汉书·刘陶传》中提到:“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这反映了一种即使在贫贱之时,也不应轻易改变立场的坚定态度。
宋代陆游在《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中写道:“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这表明在提出建议或策略时,不应轻率地随波逐流,而应保持独立思考。明代王世贞在《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中表达了对蔺相如行为的不苟同,认为即使众人称赞,也不应盲目跟从。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不醉反耻》中强调了圣王重视独立思考之人,而远离那些苟同之士,认为这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关键。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中也表达了对某些做法的不苟同,认为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巴甫洛夫的话:“当我没有了解它的意义时,我绝不苟同别人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在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不应轻易同意他人的观点,体现了对独立思考的重视。
总的来说,“苟同”作为一个中性词,其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观点时,应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跟从,以确保我们的判断更加准确和有价值。
热门推荐
探索三门峡:黄河边的历史文化记忆
试析三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与开发
赵露思增重8斤拄拐惊艳回归,气质逆袭仿若赵丽颖,面相都变了
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项目首榀箱梁成功架设
用法:医保缴费基数和实际收入的关系是什么?
总编辑圈点丨火星地表下或有大量液态水,红色星球宜居性尚需重新考量
正确放置体温计于体温盒的步骤指南
老黄历中的入宅、入居与移徙:三个搬家术语有何不同?
口腔科治疗注意事项
铁矿石价格为何突然飙升?这种价格波动对市场有何影响?
最简单的冥想法:每天15分钟情感笔记,已超过五万人证实有效
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观赏性极高难掩关注不足!WCBA从“我耀全场”到“我耀世界”需几步?
153公分也能穿出时尚感!石桥洋子的5个实用穿搭原则
饺子里的健康门道
12306新功能上线!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再也不用抢票了?
治肾病最好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美国卡车司机薪水高达6.7万余人民币,但却没人愿意做,你怎么看?
羊吃毛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羊吃毛是什么毛病?详细讲解在这
网络爬虫原理及其应用
JAMA子刊:每日补充复合维生素,未能降低死亡风险
这才是女人该掌握的“牛仔裤”穿搭思路,简单、洋气,还很大方
肿瘤个体化免疫治疗应综合考虑其基因、免疫状态、肿瘤特性等因素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增长
【影评】神州故事 华夏新声——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玉米:从野生蜀黍到全球主粮的演变历程
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回收:5大核心问题深度解析
中国人为什么爱请客吃饭?
黑水虻幼虫的神奇功效:肯亚Project Mila如何用小虫解决大问题
在游戏里什么叫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