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冥想法:每天15分钟情感笔记,已超过五万人证实有效
最简单的冥想法:每天15分钟情感笔记,已超过五万人证实有效
Daniel de la Hoz//Getty Images
今年即将迎来尾声,在这一年里,你解决了多少挑战呢?面对挑战时,是不是常常千头万绪,一时之间理也理不清?太多烦恼,让你也很难静下来冥想,也许新的一年,你可以试着用写的冥想法!每天短短几分钟,写下一整天的放电跟充电时刻,帮你整理思绪!
心里冒出什么,就写什么
Tim Robberts//Getty Images
用写的冥想法之目的,是为了面对每天的情感,不让自己头脑(意识)干扰心中浮现的话语,将感觉直接写在纸上。
冥想的本意是“沉静心神,达到无心境界。放松,深入而安静的思考”;用写的冥想法,则是直接面对内心,深入而安静的摸索心灵和感受,然后将其转换成语言或文字,以进行对话的过程。
通过书写就能冥想的方法,一般来说称为笔记法。笔记法因为谷歌实践正念研习课程“搜索你内心的关键词”而出名,同名书籍《搜索你内心的关键词》也介绍过,这个方法可以沉静心神,通过专注于当下降低压力,提升专注力。
世界级畅销作家茱莉亚·卡麦隆(Julia Cameron)在著作《创作,是心灵疗愈的旅程》(The Artist's Way: A Spiritual Path to Higher Creativity)中,则介绍“晨间随笔”。简单来说,就是起床后马上打开笔记本,将心里冒出来的事情直接写下来,借此找出想做的事情。
这些方法都是心无旁骛的手写笔记。就这一点来说,本书介绍的“用写的冥想法”也是一样。只要沉浸自身感受然后写下来,就会渐渐涌现各种想法和情感。接着再将涌现的感受和思绪写下来。光是这么做,就会进入冥想状态。
因为良好的生活、心神状态以及人生形态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属于自己的最佳解答,所以,这时最重要的是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通过释放负面和正面两种情感,调整内心和消除生活的紊乱。
好事、坏事,两种都要记下来
Kathrin Ziegler//Getty Images
我们以正、负面情感作为切入点,来介绍怎么开始情感笔记的第一步:书写冥想。
在这个步骤,要撰写“放电日记”(负面事件)和“充电日记”(正向事件)。每天花十五分钟,分别在这两个日记中,简单写下“记录”和“自我对话”。只要每天实践,除了能修复心情,还能发现自己在每次记录后,都有所成长、懂得感恩,让内心变得更加丰实。
首先是记录,条列式写下一天的放电和充电事件。
在写放电记录时,问自己“一天当中,什么事让你的情感、情绪和活力低落?”将脑中浮现的想法统统倾吐出来,例如A女士的内容如下:
放电记录
Cavan Images//Getty Images
- 虽然想早起,却到七点半才勉强起床。
- 午餐忍不住吃太多。
- 要洗的衣物堆积如山。
- 上星期必须提出的工作报告,今天还是交不出来。
- 因为烦躁而对孩子发火。
- 没把家里打扫干净,让我很烦闷。
- 约好和朋友喝酒,却没能赴约。
在一天之中,总会有一些类似这样的让人感到心烦的事件。这些事情会夺走A女士的情感能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放电”。要是置之不理,脑中就会充斥不好的想法,心情自然越来越低落。但只要像这样条列出来,就能缓和压力,净化及减少不安、担心、后悔、纠葛、自我厌恶、愤怒等负面情感。
想要改善内心和生活状态,就要记得慢慢减少放电事件。可是,光做放电记录,只是让负数归零而已,并不会让内心变丰实,所以接下要进行充电记录。这时,要问的是:“一天当中,什么事让我的情感、情绪和活力高涨?”跟写放电记录一样,要把脑中浮现的想法统统记下。A女士的内容如下:
充电记录
Catherine Delahaye//Getty Images
- 在书房悠闲看书30分钟。
- 搭车时听皇后乐团(Queen)的音乐。
- 做了伏地挺身和仰卧起坐。
- 详实撰写日记。
- 和家人一起吃饭。
- 上司夸我资料做得浅显易懂。
只要撰写充电记录,就可以重新回顾小小的成就感、感谢、学识、情谊、温暖及其他被忽略的事物,内心进而获得充盈。这个步骤,便是透过减少让心情低落(放电)的要素,增加高胀(充电)的要素,来修复心神。不可思议的是,一旦开始撰写放电记录和充电记录,之后放电事件会慢慢变少,逐渐增加充电事件。
慌忙的日常生活是以“思考”为中心,被“该做的事情”追着跑。而改善压力或寻找想做的事情,以“感觉”为主轴,所以要拨出时间感受自己,并养成书写习惯。我建议每天各花三分钟撰写这两种记录。
不要试图压抑情感
Westend61//Getty Images
写完放电与充电记录之后,就要进行自我对话。比起放电与充电记录,是有意识的书写(回顾,然后条列出来),自我对话则是以冥想—也就是在无意识下,以联想和对话的形式,直接写下你想到的事。
充、放电记录是广泛记下当天的事,而自我对话就是将重点放在一起事件或引发情感的“深层对话”上。这样以来,就会察觉到自己心中更深层的情感,而非表面的心情。藉由深入挖掘一种情感或事件,就可以自我对话。
光看这些说明,也许还是很难理解,所以让我们先看以下的范例。
放电的自我对话
franckreporter//Getty Images
放电记录要将不安、焦虑、挂念、烦闷、恐惧、纠葛及其他负面情感写下来。自我对话则是问自己:“现在最讨厌和难受的事情是什么?”以这个问题衍生出来的内容为出发点,像喃喃自语般的写下独白。
“现在最讨厌和难受的事情是什么?”
每天生活都很忙碌,却毫无成就感。忙到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虽然喜欢目前从事的工作,但专案多到没有时间享受工作的乐趣,甚至觉得厌恶焦虑……不,不对,我是害怕漏了工作没做,到底有没漏掉什么? 或许是工作管理做得很草率……唉,我一直这样钻牛角尖,也让人烦闷。
以这个例子来说,以没有成就感为开头,内容还出现忙碌的痛苦、焦虑、以及最后是担心自己忘记有没做的事情。这时不要试图压抑情感。通过书写,觉察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就是自己感到痛苦的真正原因。当我们找到原因后,才能好好地整理内心。透过充、放电记录,我们可以观察情绪受影响的原因,而自我对话,则能探索更深处的情感。
充电的自我对话
Westend61//Getty Images
写完放电的自我对话后,接下来看看充电的自我对话。感到充盈的要素因人而异。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心中喜欢、兴奋、开心、情绪高扬、让人想要埋头努力的事件,以及做了这些事后所产生的情感。
“现在觉得最好的事情是什么?”
深深感受到与工作伙伴之间的良好关系,也能感受到我们有同样的热情。对我来说共同创造很重要。只要使命相同,即使没有立刻看到成果,最后也能脚踏实地的一起成长。结交能一起分享想法的人,真令人满足。这次的会议中要强化目标共享的精神,让脚步加速得更快!
以这个例子来说,出现的内容就是与伙伴的情谊。在繁忙的日常生活和焦虑之中,我们总会下意识认为别人的帮忙是理所当然,而自我对话能帮助我们重新意识到人际关系,并深刻感受能和志同道合的人共事,是多么值得让人感激。
Panasonic 创办人松下幸之助曾说:“越是心怀感恩,幸福感越会呈正比增加。”有关幸福的研究也显示:感谢,是替内心注入丰沛活水的情感。充电的自我对话并不是强迫自己随时要感谢他人,但若能像这样养成习惯,便可发现现有的事物都能让内心变得充盈。发自真心的话语,通常不会是完整的语句,所以我们才要利用自我对话中的关键字句,慢慢引出内心深处的想法。人平时不太展现的深层价值观、真心话或珍惜事物,是因为这些内容深藏在无意识之下,不常浮现出来。除非在生活中意识和思考到这些问题,否则很难了解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