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方女生打卡这件事,二级烫伤!到底什么是“泼水成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方女生打卡这件事,二级烫伤!到底什么是“泼水成冰”?

引用
光明网
1.
https://m.gmw.cn/2024-12/20/content_1303927992.htm

最近,冰雪旅游持续火热,许多游客热衷于在雪地里拍摄“泼水成冰”的打卡照片。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玩法却暗藏风险。近日,黑龙江一女子在模仿“泼水成冰”时不幸被二级烫伤,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玩转“泼水成冰”不仅需要技巧,更要注意安全。


2024年1月18日,中国气象报记者在现场体验“泼水成冰”。

“泼水成冰”的科学原理

实际上,“泼水成冰”中的结冰并不是水结冰,而是水形成水蒸气之后,水蒸气在极端寒冷空气里凝结成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这与北方隆冬天气里形成的大雾现象类似,也是空气中有大量的小冰晶,因为冰晶颗粒非常小,一般是在几个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所以看起来是雾的效果。

如何正确“泼水成冰”?

想要达到“泼水成冰”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气温达到-40℃以下。理论上讲,过冷水滴瞬间成冰的临界温度是-40℃以下。当气温高于-40℃时,还不足以实现“泼水成冰”,被泼出去的水滴只是外层迅速结冰,内部仍是水。


寒冷程度等级表 制图/宋原吉

但当气温不能达到-40℃以下,如果有大风相助,能迅速带走水蒸气中的热量时,“泼水成冰”也有可能实现。另外,有时虽然不能瞬间将水蒸气凝华为冰晶,但形成的水蒸气也有“泼水成冰”的视觉效果。

另一个条件是准备一杯90℃以上的热水。是的,热水真的比冷水更容易结冰,因为热水与空气的巨大温差是实现“泼水成冰”的关键。

此外,“泼水成冰”其实和水汽颗粒大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结冰就越快,形成的“泼水成冰”现象越美。所以,泼水姿势也很重要!

最优姿势是将开口的瓶子放在膝盖下面一点,将手臂伸直,然后用力往上甩,形成一个圆弧。在安全的前提下能跳起来甩,效果会更好。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泼水成冰”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有把握请不要轻易尝试。周遭若有小朋友的话,一定要远离小朋友,谨防烫伤。

拍摄技巧

要出“人生照片”,还得get这些:

  1. 早晚逆光拍摄效果最好,最好让光线把泼出去的水照亮。
  2. 照片保持整洁,干净,模特要保持一个好的姿态。
  3. 人物主体和背景不要重叠,可以选择低机位拍摄,然后模特跳起的姿势。
  4. 手动设置好焦点范围,保持1/200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高速连拍,捕捉最好的姿态。
  5. 跳起同时,把水从前往后甩,形成一个冰雾的弧状。模特不要泼水之后就马上闪躲,继续保持姿态。

烫伤急救五字诀

此前也发生过多起类似“泼水成冰”烫伤事件。假如意外真的发生,希望这份烫伤急救五字诀能帮到你↓

最后象象再强调一下:
“泼水成冰”需要极寒低温
体验时务必小心烫伤
安全第一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气象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