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垂体瘤开颅还是内镜手术好?风险大吗?INC国际教授治疗策略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垂体瘤开颅还是内镜手术好?风险大吗?INC国际教授治疗策略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incsg.com/huanzhegushi/chuitiliu/4334.html

垂体瘤是常见的脑部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其中,手术是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式,而手术方式则包括传统的开颅手术和现代的内镜经鼻手术。那么,这两种手术方式究竟哪种更好?风险大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大脑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支配着我们的生命活动,包括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我们是否可以鲜活且多姿多彩地活着都由它决定。在这沟壑交错的脑组织底下掩藏着一个不同的结构,即垂体。成人垂体大小约1x1.5x0.5cm公分,重量约0.6克,妊娠期会稍大。

虽小却功能强大,可以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正常生命活动,被称为人体“内分泌腺”之首。在它的支配下全身内分泌系统的激素保持一个平衡状态,并遵循自然法则管理我们的整个人生历程。一旦垂体分泌神经递质的机能出现问题,整个内分泌系统就会崩溃,也就是常说的内分泌紊乱。

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垂体瘤是常见的鞍区肿瘤,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生长特性,通过手术和(或)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垂体腺瘤按大小可分为:微腺瘤(<10 mm)和大腺瘤(>=10毫米)。垂体大腺瘤为直径大于10mm并对周围结构有占位效应的垂体瘤。临床上较常见的压迫症状为压迫视交叉和/或视神经造成双颞侧偏盲。大腺瘤沿着较小的路径生长: 肿瘤通过鞍膈的中央开口进入鞍上池。

肿瘤切除的完整性是垂体大腺瘤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缓解视力下降等周围结构长期受压产生的临床症状;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保留正常垂体功能;明确肿瘤组织学。

垂体瘤经鼻手术还是开颅手术?

随着内镜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切除已成为垂体瘤主要的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垂体瘤顺利合适,术后患者,术中能多方位观察鞍区结构避免一些误操作以及肿瘤残留,无论是大腺瘤还是侵袭性垂体瘤,内镜下鞍内垂体,鞍上鞍膈及蛛网膜和鞍旁海绵窦及颈内动脉结构的判断重要。

内镜手术其实也不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国外从1963年开始进行内镜下垂体瘤切除,而国内从1996年开始应用内镜。

但内镜也是有适应症的,内镜也无法取代显微镜,都是各有各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的。神经内镜和显微镜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达到治愈疾病、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继而提高患者的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