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天梯山石窟:因何被誉为“石窟鼻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天梯山石窟:因何被誉为“石窟鼻祖”?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9A07OHZ00

天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被誉为“石窟鼻祖”,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历经1600余年沧桑。这里不仅有壮观的石窟艺术,还孕育了独特的“凉州模式”,对周边石窟群产生了深远影响。

去过天梯山石窟的人,多半会对那里的壮观奇景念念不忘:大佛巍然端坐,窟前水波荡漾,远处可见山巅积雪,恰是一幅交相辉映的人文自然景观。

开窟造像,气势雄浑。天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历经北凉、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历代开凿与营建,历史悠久,有“石窟鼻祖”的美誉。

历经岁月沧桑,天梯山石窟风采依旧。

“凉州模式”的形成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称“凉州”,是闻名于世的汉魏名郡、五凉故都、西夏陪都,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天梯山石窟亦称凉州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晚期的北凉,距今约1600余年。

“沮渠蒙逊在凉州亦好佛法”。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讲解员陈佳解释,“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主持开凿的石窟。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他认为,开窟造像可以长久地保留下来。”

作为一国之君主持开凿的石窟,天梯山石窟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它的开凿对同时期周边或更远地区的石窟开凿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形成了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史上有名的“凉州模式”。

有观点认为,天梯山石窟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对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向西影响了莫高窟和高昌地区的石窟营造,其为研究北方佛教石窟和佛教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断代标尺,故被史学界誉为“石窟鼻祖”“石窟源头”。

武威市博物馆常设的天梯山石窟专题展,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天梯山石窟的艺术文化价值。那些珍贵的文物,揭示了天梯山石窟的历史变迁和重要地位。

天梯山石窟的“说唱守窟人”

凭借美景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内蕴,天梯山石窟不断吸引游客及文博爱好者到访。

有时候,人们会在这里见到赵旭峰,他是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文博副研究馆员,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西宝卷·武威(凉州宝卷)传承人。

大约20年前,赵旭峰来到天梯山石窟从事文物保护相关工作。此后的时间里,他一边进行石窟研究、临摹石窟壁画,一边搜集、整理、出版凉州宝卷。

多年来,赵旭峰一直致力于石窟研究保护,努力通过“说唱”的艺术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历史和凉州宝卷,有人便称他为“说唱守窟人”。

“凉州宝卷是佛教变文的一种分支,但比较通俗易懂,是天梯山石窟文化的重要元素。宝卷它讲的内容,主要是宣扬孝道和劝人向善等等。”

在为游客讲解石窟艺术时,他偶尔会即兴吟唱几段凉州宝卷,曲调苍凉悠扬,常常引得众人驻足,对凉州宝卷的传播和天梯山石窟的宣传,都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他不止一次说起自己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将凉州宝卷传承下去。在自己退休之前,能多临摹一些壁画,为天梯山石窟多做点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