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悦读】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赏析及同步练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悦读】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赏析及同步练习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5/19/503199_1142057970.shtml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歌以雄浑豪放、意境开阔著称,被誉为"诗史"。其中,《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未开海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末·元好问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词句注释】
1.赋:作诗。
2.笼:笼罩。豆颗:形容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
3.胭脂:指红色。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
4.殷勤:情意深切。花梢:花蕾的尖端。这句说:露水情意深切地停留在花尖上,不愿滴下来似的。
5.生红:深红,指花瓣。

【白话译文】
被绿叶轻巧地包笼,豆粒般的蓓蕾是那么均匀。被胭脂浓浓地涂抹,蜡痕般的花蒂是那么鲜新。
我怀着满腔的情意,再三要留住花梢的露水。只怕它滴下花蕾的红艳,可惜了这片明媚的阳春。

【创作背景】
嘉熙四年(1240年)前后,诗人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在这时,诗人创作了这首诗。

【作品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这组诗描写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人的风姿,文字浅易,含意隽永,构思精巧,耐人寻味,彩笔精绘,典丽朗润,纹理细密,色泽鲜艳,光采灿然,格调高雅,韵味醇厚。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写“未开海棠”的形态色泽。“豆颗”,豆子,此处借指花蕾。海棠花未开时,花瓣对合如豆状。像豆颗一样饱满的、小小的花蕾匀称地点缀在护惜着它们的翠叶之中。“轻笼”的“轻”,状写翠叶的欲笼未笼的情态,贯注了诗人对未开海棠的轻怜蜜爱。“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常用来形容花的颜色。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落”。此处以“胭脂浓抹”来形容海棠花蕾的红艳。恰如浓施胭脂的美人那样娇艳可爱,光采夺目。“蜡痕”,指海棠的花蒂,其状如蜡。梅尧臣《海棠》诗有“胭脂色欲滴,紫蜡蒂何长。”这里以“蜡痕新”来突出海棠花蒂的光泽,就像上过了蜡那样光泽闪烁。“轻笼”“浓抹”相对照,一写情,一描色,使未开海棠不仅有了人的感情,而且有了浓妆艳抹的美人的容颜。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转而抒情。诗人殷勤地嘱咐新生的海棠一定要把花梢上的露珠留住。倘若把那美丽的红色滴下来,就真要为春天而感到可惜了。“生红”,指花朵鲜活的红色。王安石《咏秘诗》“一撮生红慰不平”,元好问也常用“生红”来指代花,如“一树生红锦不如”,“生红点点弄娇妍”等。此处,以“生红”来呼应“胭脂”。诗人害怕晶莹欲滴的露水溶解了花上的胭脂,表现了诗人爱美的心情,同时把海棠花苞那红艳欲滴的景象写得十分生动传神。元好问还有一首《清平乐·杏花》说:“生红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和这首诗的用词相类,意旨相似。“殷勤”“可惜”,抒情色彩浓烈,充分表达了诗人珍爱美好事物,惟恐芳菲易尽,“惜春只恐春归去”的深挚情感。
这首诗用笔细腻独到,写景设色富有情韵;抒发了作者惜春的情怀,不仅包含着对含苞欲放的海棠花蕾的怜爱,更隐含着对岁月倏忽、青春易逝的人生感叹。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1257年),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曾先后任镇平、内乡县令,左司都事,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故国文献自任。他博通经传,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他工诗文,能诗词。他的诗多以记述时事,词近苏、辛,诗词风格雄浑,意境开阔,情辞沉郁,悲壮苍凉,较忠实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反映了那个时代北方中国人民遭受到的深重苦难,,有“诗史"之称。著有《遗山文集》和《遗山乐府》等。

【同步练习】
1.一、二两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未开海棠”的特点。
2.诗人想借“未开海棠”,告诫儿辈们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形态(形状)颜色(光泽)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这首诗描写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人的风姿。一、二两句从形态和颜色两个方面来描写“未开海棠”的特点。
2.诗人细致描摹海棠花蕾满含深情想要留住花梢上露珠的情态,想借此来叮咛儿辈们,要珍惜如花蕾般欲放未放的青春时光。
解析:此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主题、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内容,再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关键的字词等方面来理解即可。诗人细致描摹海棠花蕾满含深情想要留住花梢上露珠的情态,想借此来叮咛儿辈们,要珍惜如花蕾般欲放未放的青春时光。

【推荐阅读】
摸鱼儿·雁丘词
金末·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泰和五年,我到太原参加考试,路上碰到一个捕雁的人,他说:“今天早上捕到一只雁,我就把它杀掉了。另一只漏网的雁苦苦地叫个不停,不肯离开,最终碰死在地上。”我于是从捕雁的人手中将雁买下,把这对死雁葬在汾河岸边,堆些石块作为标记,叫作“雁丘”。当时同行的人多为此赋诗,我也有一首《雁丘辞》。因为旧作不协音律,故现今将旧作加以修改订正。
叩问世间:爱情到底是什么,竟然值得以死相报?
天涯共飞,恩爱依偎,你们双双度过了多少个寒来暑到。有过欢乐,离别更苦,如此痴情的儿女,世上哪里去寻找?
雁儿啊,你仿佛在说:绵绵雪峰,万里云海,日照将残,失去至爱,形影孤单,哪里还能经得起岁月的煎熬?
汾河岸边,当年弦歌曼舞,而今却是一片冷落寂寥,爱侣已亡,无由招魂。听吧!连山鬼也在风雨中悲嚎。
此情苍天也会动容;岂能像寻常莺燕,销骨黄土蓬蒿?
岁月流逝,纵然一千年、一万年,我相信自有骚人墨客,来到雁丘墓前,为你们的爱情,长歌当哭,酹酒滔滔。

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赏析及备考集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