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Quant的基本职业画像|量化开蒙·Quant篇 S2E1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Quant的基本职业画像|量化开蒙·Quant篇 S2E1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1347292196/299131783

量化投资(Quant)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金融领域,吸引了众多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本文将从学历、专业、从业经验、工作技能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Quant这一职业的基本画像,并探讨其隐性局限。

第一季内容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量化行业和宽客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第二季的“量化开蒙”,我们将聚焦宽客的日常,分享更为具体鲜活的内容。

量化行业是不折不扣的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Quant这一职业的基本画像如何,本文将从学历、专业、从业经验、工作技能等维度一一揭晓。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当前国内量化机构在招聘Quant的时候,明显更青睐两类人才:

一类是成熟的高级人才,招聘时更看重从业背景,尤其是有海外头部机构相关经验的。这类人才能力强,上手快,一旦入职,产出丰厚;一类是海内外优秀应届毕业生,基础扎实,可塑性强,经过公司培养即可成为与公司极度适配的中坚力量,招聘这类人才时,更看重学历和专业背景。

据《2022年度中国量化投资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统计,Quant学历以本硕居多,本、硕、博占比分别为30.92%、58.43%、8.63%,硕博比例超过6成,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即“中基协”)披露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高管最高学历分布相当。

量化人才学历背景图表

国内量化私募管理人最高学历分布图(数据来源:中基协)

专业背景方面,国内Quant岗大多是理工科背景,因为量化行业所需的钻研能力、理性思考能力、数理编程能力等个人特质和专业素养,理工科专业更有优势。

量化策略研究员,多为数学、统计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等偏数理背景专业;量化开发工程师,多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偏向IT类等。实际上,很多优秀的从业者,IT与策略都会有一定研究。

除此之外,很多物理、化学专业的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比较容易进入量化行业。

量化人才专业背景图表

随着近年来行业的不断扩张,量化机构投研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一学历倾向于清北复交等C9顶尖名校。有些海外量化机构甚至去顶级高中举办竞赛、开放参观项目等,为后续招募做足准备。即使是中后台如运营等岗位,学历门槛也水涨船高。

白皮书显示,国内量化从业者工作的平均年限为3.63年。其中,48.35%的人从业经验在3年以下(不含3年),具备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人数占比为30.52%,从业超过10年的人占比仅为5.49%。

这个数据是符合国内量化行业发展历程的,2019年以来,行业进入快速扩张阶段,更多人才和资金涌入,量化投资逐渐为公众所知。

受调人员从业年限分布图

从岗位热门程度和专业技能看,排名如下:

第一热度的岗位:量化策略研究员,如股票、期货、期权及可转债等;中后台技术岗,掌握语言C++居多,其次是Python及Golang;

第二热度的岗位:市场销售及数据处理;

第三热度的岗位:合规风控和机器学习。

近年来,头部量化私募更侧重内部系统化和流程化IT建设,因而加大了系统优化、OA开发、全栈开发、中后台开发、数据系统开发/基础架构工程师等岗位招聘。

此外,很多量化机构为了保持最优的人才架构,通常会搭建人才梯队,当前市场上各量化机构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比值大概在1:8-1:4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量化行业的分工日趋精细化和专业化,一些“软技能”也越来越重要:

1. 良好的沟通能力

新形势下,量化行业的很多工作需要整个团队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对Quant来说,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实现与团队成员、管理层和其他部门有效协作至关重要。

2. 创新性思维

随着AI在行业的深入应用,越来越多的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都会被AI完成,Quant不仅需要和其他从业者竞争,也需要和AI竞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人,更容易解决复杂的金融问题,开发新的交易策略等。

3. 强大的自驱力

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要求Quant具备持续学习的自我意愿和能力,以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始终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初步了解Quant群体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下Quant的隐性局限。

1. 职业风险高

量化是一个非常讲究结果导向的行业,在业绩面前,任何光环都黯然失色。过五关斩六将的Quant,入行几年如果做不出好的策略,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并且一旦背负这样的履历,很难找到下家。

同时,量化的投研相对比较封闭,哪怕同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策略和产品都很常见。而在传统金融岗位(如主观多头的投研),从业者可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渐积累阅历、人脉等资源。

因此,Quant自带较高的职业风险性。

2. 收入增长不稳定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量化行业逐渐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高速增长、快速扩张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对于从业者来说,收入增长放缓是必然。此外,二八原理同样适用于量化行业和Quant的收入,某些维度甚至更极端。

从更现实的角度看,Quant这一职业,资历没有太大价值,一个横空出世的新人,只要做出业绩,就可以碾压表现平平的老员工。

3. 方向较狭窄

随着行业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机构讲究精细化运营,很多工作被切割成小而精的模块,一些 Quant的核心职业技能,离开了所在机构或者行业,很难在其他金融平台找到适配的工作。

4. 技能的模糊性

虽然Quant是技术岗,但是类似于大模型,借助机器挖掘的量化策略是不可感知,无法言说的“暗知识”。同时,很多策略有效性短暂,一旦采用,后续很难复现,某些方法论适用于特殊的行情或机构,无法放诸四海而皆准。相比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实打实的技能,对创意肉眼可见的落地场景,量化投研的某些技能相对模糊、不确定。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与其他工作一样,Quant只是一份门槛较高的普通职业,有看似光鲜的一面,也有背后暗藏的汹涌,无需加之以太多职业滤镜。回归职业的初心,或许一切只是在change the world和用技术赚钱之间的取舍。

注: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2022年度中国量化投资白皮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