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健康科普:气导、骨导、气骨导分别代表着什么?
听力健康科普:气导、骨导、气骨导分别代表着什么?
相信很多朋友在拿到听力图的时候,都会蒙圈:上面的这些符号都是什么意思啊?O/X/</>又有什么含义呢?
这是大家肯定会拿起手机一顿搜索,知道了O代表着右耳气导、<则是右耳骨导,X是左耳气导、>是左耳骨导。
那气导、骨导又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出现气骨导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气导
是空气传导的简称,是声波传入听觉中枢的一条途径。
由耳廓收集的外界声波经外耳道传至鼓膜,使之产生振动,通过与鼓膜相连的听骨链将振动传到内耳的卵圆窗,推动耳蜗中的淋巴液,位于内外淋巴液之间的基底膜及其上面的柯蒂器随之振动,导致其上的螺旋器的听毛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至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内侧膝状体,最后经听辐射到达大脑皮质听区(颞上回),产生听觉。
骨导
则是骨传导的简称,是声波传入听觉中枢的另一条途径。
当声波借助于固体传声介质,如骨导耳机,直接驱动颅骨并使其振动时,或是空气中强大的声波直接作用于颅骨时,都能通过骨导途径激活内耳及其有关结构进而产生听觉。
关于声波传入的骨导途径Tondorf提出三种可能,分别是振动骨导机制,惯性骨导机制和骨鼓膜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骨导的效率比气导的效率低很多,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般的声音不足以引起颅骨的振动,只有较强的声波,或者自己的说话声才能引起颅骨较明显的振动。
气骨导差
指同一耳在某一特定频率的气导和骨导听阈差值,表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程度。一般认为气骨导差超过10dB具有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骨导反应耳蜗核听神经传导部分的功能完整性,而气导则反应整个听觉路径的功能,包括机械和神经传导路径,因此出现气骨导差则说明听觉通路上有机械传导障碍,即有外中耳病变。
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除外耳和中耳疾病可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外,内耳病变也可导致气骨导差,例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上半规管裂等等。
理论上一个纯粹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骨导应该是正常的。
但实际上骨导并非完全不受中耳情况影响,这个结论在动物实验及临床都得到了验证。
对于听觉正常的个体,许多研究证明:改变外耳道压力,增加鼓膜质量,堵塞外耳道口,都能改变骨导阈值。
临床上耳硬化患者骨导2kHz处的切迹就是由于镫骨底板固定所致,术后切迹消失,骨导听阈降低,因此骨导并不完全反应听觉耳蜗的神经传导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