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雪车、钢架雪车,三个项目的区别与特点
雪橇、雪车、钢架雪车,三个项目的区别与特点
时间过得好快,像出发之后的雪橇那么快。2月10日,北京冬奥会的雪橇比赛就将全部结束了。接下来,10日开始钢架雪车的比赛,13日将开始雪车比赛。这三个项目是来自瑞士的三兄弟,在如今的奥运赛场用同样的场地,都在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江湖人称雪游龙。哥仨都是雪上项目,都借助运载工具,出发之后,沿着沟状赛道听天由命地往前出溜。
您要分不清楚没关系,记住一句话秒变专家:躺着出溜的叫雪橇,坐着出溜的叫雪车,趴着出溜的叫钢架雪车。
雪橇
雪橇是个装着冰刀的大托盘,运动员往上一躺,沿着有各种弯度的专用冰道高速滑降直至终点。雪橇没有舵,它为什么没有舵呢?因为它要是有舵,雪车就没法活了。
雪车
雪车也称“有舵雪橇”,这个设备就高级了,正经像个车了,运动员推车助跑然后蹦到车里,分单人的,双人的,四个人的。
钢架雪车
钢架雪车也称卧式雪橇、俯式冰橇,像摊煎饼馃子的那个铛。在“雪橇三兄弟”中,这兄弟看着最愣,让运动员脸朝下趴着没挡头,危险性极高,钢架雪车曾几度被冬奥赛场给轰出去。但出事比较厉害的,反倒是雪橇,在温哥华冬奥会期间,曾发生格鲁吉亚运动员在训练中不幸身亡的惨痛事故。最近还有美国运动员在比赛中严重受伤的情况发生。
至于运动员出发之后就“听天由命”了,这种话不能信。看着运动员没干什么,但实际上需要一直用小动作紧忙活,只是因为速度极快,不显。
雪橇被称为冰上“F1”,整个比赛平均时速就有130公里,运动员要通过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来控制滑行,虽然是躺着参赛,但绝不可能躺赢。双腿要向雪橇的冰刀上施加压力改变冰刀在冰面上的角度,再配合体重的部分转移从而控制雪橇前进的方向。在高速前进过程中,任何失误都可能引起事故的发生,这要求运动员全程头脑清醒,反应极快。可这种姿势这种速度之下,运动员饱受重力压迫,连视觉都受影响,保持冷静清醒并非易事。这种协调用力的操控,需要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灵敏的反应、超强的爆发力和协调性才能顺利完成,确保速度和稳定。这一切都来自于科学刻苦的长期训练。
掌控这哥仨的手段是有区别的,雪车有舵,还有闸,通过舵来操控。钢架雪车通过运动鞋上的钢钉触碰冰面控制方向,并轻微调节速度。
中国在这三个项目上,普遍采取跨界方式选拔运动员,主要原因当然是我们这些项目上没有人才基础,不跨界不行,同时跨界有个好处,就是这些项目新人,至少身体素质是专业运动员级别的。
6日代表中国参加男子单人雪橇比赛的范铎耀,创造了中国该项目首次亮相冬奥赛场的历史。他就是跨界而来,只是跨得幅度不太大,是从越野滑雪那边过来的,严格来说叫跨项。9日在双人雪橇项目获得第17名的彭俊越与搭档黄叶波,这二位跨得就大了。练雪橇之前,前者是打篮球的,后者是练田径的,雪橇都是零基础,特别是广东选手彭俊越,在成为雪橇运动员之前,不仅没见过雪橇,干脆连雪都未见过。这次冬奥旗手赵丹曾经是三级跳远运动员,跨界进入国家钢架雪车队。钢架雪车项目7日在“雪游龙”进行正赛前试滑时,赵丹在第二次试滑中以1分02秒18的成绩拿到第一,状态是真不错,希望她在11日的正赛上,接着滑它个第一名。
最著名的跨界运动员,是中国第一个跑出百名10秒成绩的飞人张培萌。2018年,从田径赛场退役的张培萌转战钢架雪车,爆发力出色的他,在全新赛道上水平提升很快。遗憾的是,2019年2月,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在挪威利勒哈默尔训练期间,张培萌遭遇翻车事故,导致受伤昏迷,诊断结果是肺部积液和严重的软组织挫伤,淤血甚至距离肾脏只有0.3厘米,此后他逐渐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