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在职场生活中,了解劳动仲裁的相关知识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什么情况下需要申请劳动仲裁以及什么情况下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帮助您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申请时间有明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例如,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拒绝支付工资,此时劳动者知晓权益受损,该日即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若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此外,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者需准确把握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什么情况下需要申请劳动仲裁
以下几种常见情形下可申请劳动仲裁:
其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存疑,像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报酬,此时若对劳动关系认定有分歧,可申请仲裁。
其二,关于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产生的纠纷。例如用人单位随意变更劳动合同关键条款,劳动者不同意;或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未按法定程序和条件辞退员工等情况。
其三,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给付问题。像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足额支付加班工资,以及工伤后不支付相应医疗费用、不给予法定经济补偿等。
其四,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方面的争议。如用人单位未依法安排带薪年假,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
其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上述或类似争议,协商无法解决时,均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什么情况下不能劳动仲裁
以下几种情况通常不能进行劳动仲裁:
一是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的。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等,这些不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二是超过仲裁时效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超过该时效,且不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等法定事由,仲裁机构一般不予受理。
三是主体不适格的。若申请人不是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比如劳动者已死亡,其近亲属未以合法主体身份申请仲裁等情况,仲裁申请可能不被接受。
四是已就争议事项达成有效仲裁协议并约定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应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不能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
以上是关于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