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与功能详解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与功能详解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机械设备,其核心部件包括转子、轴承、能量调节装置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与功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维护要点。
吸气端盖、吸气端座、机体、排气端座、排气端盖用螺栓和定位销联成一体。吸气端座和排气端座上安装了主轴承,支撑阴阳转子。
转子结构与工作原理
转子是一对平行放置的并相互啮合的螺杆,螺杆上具有特殊的螺旋齿型,其中具有凸齿型的称为阳转子,具有凹齿型的叫阴转子。
压缩机内的一对相互啮合,按一定传动比旋转的阴、阳转子,产生周期性的V型齿间容积变化,完成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
运行条件与轴承
滑动轴承
油压:高于排气压力1.5~3bar
油温:35~55℃
品质:滤网的清洗、润滑油定期更换
制冷剂含量:减少回液现象
推力轴承
降低异物进入滚道
特殊滚道处理表面使润滑油存油面积大
轴封
使轴封腔与压缩机气腔分离
将腔内压力保持不变,防止工质沸腾
改善轴封封油效果
“O”型环采用特殊材质不与氨、氟发生反应
能量调节装置
能量调节装置由滑阀、油缸、油活塞、滑阀导杆、螺旋导管、喷油导杆、压缩弹簧、能量指示器、四通电磁阀及油管等组成。通过滑伐的移动使压缩机阴、阳螺杆齿间工作容积,在齿面接触线从吸气端向排气端移动的前一段内,仍与吸气孔口相通,并使这部分气体回流到吸气孔口。即减少了螺杆的有效工作长度,来达到能量调节的目的。
能量调节失灵的原因
- 四通电磁阀故障
- 油管堵塞
- 油活塞间隙过大、密封圈老化
- 油活塞卡住
- 滑阀拉毛卡住
- 油压低,能量调节动力不足
- 能量指示器故障
- 能量指示器接线错误
中间冷却器和经济器
中间冷却器和经济器为卧式壳管式结构。高压液体进入壳程后一部分经节流装置进入管程。两侧管箱分别由法兰与管板连接。换热管采用高效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管束由折流板支撑。
中间冷却器的操作
- 低压级载位大于50%开启,低于50%关闭
- 热力膨胀阀自动调节供液量
- 避免高压级回液
经济器的操作
- 低压级载位达到满载开启
- 热力膨胀阀自动调节供液量
- 避免低压级回液
- 结霜至法兰为宜
油路系统
油分离器
油冷却器
油冷却器有水冷和工质冷却两种,油冷却器是一种卧式壳管式热交换器,水或工质在管内。
油泵
柱塞做往复运动,转子做旋转运动,改进型增加油泵泵体支座,减少震动及噪声。
油过滤器
消除润滑油中的杂质,保证油泵及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油过滤器为不锈钢丝滤网胆。过滤器要经常拆卸清洗。
吸气过滤器
防止系统内的杂质被吸入压缩机,由焊接壳体和不锈钢丝过滤网胆组成。要注意清洗。
单向阀
只允许气体按照阀体标注的方向顺向流动,而不允许气体反向流动。顺向流动时,只有阀芯两边压力差大于弹簧力时,阀芯才能打开。它主要设置在排气管及吸气侧。
联轴器
检测两轴端距离自锁螺母装配时,应涂少量润滑油。同轴度的调整:定期检查螺母是否松动、叠片。
制冷压缩机的启动、运行开机前的检查
- 检查机组四周有无障碍物
- 观察油位
- 检察能量载位
- 检查机组阀门状态
- 盘动压缩机联轴器,无卡阻现象
- 检查油冷却器,根据环境温度及油温,调整水冷式油冷的冷却水流量
开机操作-送电
螺杆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包括排气压力、吸气压力、中间压力、油泵压力、压缩机载位、供油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电机电流、油位等。
正常运行标志
项目 | 单位 | 数值或现象 |
---|---|---|
排气压力 | Mpa | ≤1.5 |
吸气压力 | Mpa | -0.05~0.026 |
对应饱和温度 | ℃ | -55~-36 |
中间压力 | Mpa | ≤0.5 |
中间温度 | ℃ | 中间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6~10 |
油温 | ℃ | 40 ~ 55 |
油压 | Mpa | 高于排气压力0.15~0.3 |
主机、油泵轴封漏油量 | ≤ 6滴/分钟 |
项目 | 单位 | 数值或现象 |
---|---|---|
电机电流 | A | 不超过额定电流 |
电机轴承油位(滑动轴承) | 不低于50% | |
油分油位 | 视镜可见 | |
压缩机结霜 | 根据吸气温度而定,机头中下部不能结霜 | |
电机轴承温度 | ℃ | 85 |
电机绕组温度 | ℃ | 135 |
油分回油管 | 视镜内应观察到回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