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装修降级:当“精致穷”撞上“实用主义”,我们该如何安放生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装修降级:当“精致穷”撞上“实用主义”,我们该如何安放生活?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0zemn48/

近年来,“消费降级”的风潮从快消品一路蔓延到家居家装领域。曾经被视为“面子工程”的装修,如今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但与其说这是消费能力的萎缩,不如说是大众在房价、物价与经济压力的夹缝中,重新审视装修本质的一场觉醒运动。

今年的装修降级究竟有多严重?我们从普通人的选择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一、从“豪装”到“裸装”:装修预算砍到见骨

过去,动辄几十万的装修预算曾是中产家庭的标配,但如今“10万搞定全屋”成了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有数据显示,近半数家庭将装修预算压缩至10万元以内,甚至出现“5万硬装、软装靠攒”的极端案例。

1.材料选择:高端瓷砖、实木地板被复合地板和普通釉面砖取代,墙面从繁复的壁纸回归到“大白墙+乳胶漆”的极简组合。网友自嘲:“买瓷砖不挑品牌,只看价格,30元一片的80×80CM砖成了新宠”。

2.人工成本:水电明装、自购主材、DIY美缝等操作屡见不鲜。一位网友分享:“蹲了两天自己填美缝,省下2000元,膝盖疼但心里爽”。

这种“断舍离”式装修,与其说是预算不足,不如说是对过去盲目攀比的反思——与其为华而不实的“面子”买单,不如把钱花在更实用的居住体验上。

二、施工方式巨变:从“全包躺平”到“半包硬刚”

装修公司的“全包整装”套餐逐渐遇冷,更多人选择半包模式(仅施工+辅料),甚至自己当起了“包工头”。

1.设计简化:复杂的电视背景墙、雕花吊顶被抛弃,石膏线勾勒的几何框或纯色墙面成为主流。网友直言:“背景墙刷个杏子灰,比大理石便宜90%,效果反而更耐看”。

2.功能至上:阳台封窗从断桥铝降级为隐形防盗网,橱柜从定制款变成“砖砌+旧门板改造”。一位瓦工父亲为女儿打造的砖砌橱柜,成本仅为市价的1/3,却因独特质感意外走红。

这种转变背后,是消费者对装修公司溢价服务的警惕,也是对“装修刺客”(隐形增项)的无声抗议。

三、消费观念重构:从“为别人装”到“为自己活”

装修降级的本质,是消费观念从“符号价值”到“实用价值”的深层转变。

1.面子VS里子:过去追求“别人眼中的奢华”,如今更在意“自己住得舒服”。入户大门不再盲目更换,而是通过改色(如猪肝红变深灰)低成本提升颜值;空调从中央空调降级为定频挂机,只因“省下5000元够交一年电费”。

2.长期主义觉醒:疫情后,人们更注重抗风险能力。贝壳研究院指出,消费者倾向选择耐用型材料(如耐磨瓷砖)和灵活布局(如多功能客厅),避免因过度装修而负债。

一位网友的总结引发共鸣:“家不是样板间,与其砸钱装给别人看,不如把钱省下来买张舒服的沙发”。

降级背后,是一场生活哲学的进化

装修降级看似无奈,实则是一场集体觉醒。当人们不再为虚无的“仪式感”买单,而是用智慧和创意在预算内打造理想居所,或许这正是生活回归本质的开始。未来的家装市场,注定属于那些既能“接地气”又能“撑起生活品质”的解决方案。

毕竟,家的意义不在于装得多贵,而在于住得多自在,你家一年到头能天天来客人吗,干嘛要装成酒店大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