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床头读史:自我救赎说周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床头读史:自我救赎说周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b9006h8

晴天,思在花鸟,雨天,心归文史。今日读到三国周处一节,对人心向善,又添了一些信心。

周处,字子隐,三国时期吴国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名将周鲂的儿子。他年少时长得高大生猛,性格凶悍,为人不拘细节,恶名昭著,乡里将其与南山虎、长桥蛟(鳄鱼)并为三害。史载:

初,周鲂之子处,臂力绝人,不修细行,乡里患之。处尝问父老曰:"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邪?"父老叹曰:"三害不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曰:"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所患止此,吾能除之。"乃射虎,杀蛟;遂从机、云受学。笃志读书,砥节砺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

对周处如何幡然醒悟,书中没有交待,应该是不修细行的他本质并不坏。以其父亲的一生功名,他的根也是正的。最重要的,是他未失羞耻之心。他有知耻之心,也有改正之“勇”。他之所以年少成为乡里三害,与其臂力过人,不拘细行性格及出生富贵又疏于管教应该有些关系。

从恶如崩,从善如登,人要痛改前非,实现从恶向善的自我救赎,是很不容易的。虎父无犬子,周处最终成为秉公执法,不避权贵的良臣,西晋的忠烈名将,深受百姓爱戴。

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我今天的理解,性本质是善的,本来是善的,是指人有善的一面。但并非理所当然就是善的。人的善,首先表现为人的羞耻之心,同情之心。人的善,是苗。人的恶,是草。人有善的本性,也有贪图享乐,好逸恶劳,颐指气使的天性,这些天性但凡有合适的土壤与气候就会杂草一样迅速滋长。这土壤与气候便是优越的家庭条件,优越的个人秉赋,散漫骄纵的生活环境。而人的善,常常被淹没在人的骄奢淫逸天性里,是需要发现、唤醒与发场光大的。

父老的三害之说,唤醒了周处的羞耻之心,激起了周处向善之志。这时,他优越的家庭条件与优越的个人秉赋,又成了他迅速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的神助攻。最终周处实现了自我救赎,做到了功成名就。

周处的故事,对于那些富贵之家的孩子,具有特别的教育意义。周处知耻而后勇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人往往知耻易,而后勇难。人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最需要的是勇,坚持不懈的勇下去。一旦勇不足,松了劲,人的骄奢淫逸的天性就又会滋长起来。之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正是这个道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