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业病的这几个误区,你“踩坑”了吗? |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业病的这几个误区,你“踩坑”了吗? |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05504

2024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2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

我们发现,不少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知或多或少存在误区。快来看看以下三个误区,你“踩坑”了吗?

误区一:职业病与自己无关

“职业病只是新闻里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和我无关。”
“干了这么多年都没事,职业病与我无关。”

实际上,多数职业病具有隐匿性强、发病过程比较缓慢的特点,不容易引起人的警觉。例如,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极易罹患尘肺病。因此,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工作中一定要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误区二: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确诊职业病

“体检报告上写明了,为什么还要上医院看?”
“每年体检都是这个结果,自己知道就行了。”

职业健康检查是针对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开展的临床检查报告,发现健康损伤、禁忌证,提出复查,职业健康检查结论只能给出“疑似某种职业病”结论,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职业病诊断。

发现疑似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误区三:发现职业病就要被辞退

“真查出问题了,老板把我辞了怎么办?”
“公司都倒闭了,以后谁管我?”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健康科普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