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普: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体”会像人类一样感受这个世界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普: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体”会像人类一样感受这个世界吗?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57878

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AI)”再度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一创新性的表述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人类即将进入“智力时代”!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讲坛上发表演讲,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十年后谁不会用人工智能,就会被社会淘汰;而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体”会像人类一样感受这个世界,功能上人类能做的它都能做,性能上它比我们快多个数量级。

什么是人工智能?

黄铁军教授用最简单的方式定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开发具有智能系统的一门技术。他强调,人工智能的主要目的是先把具有智能的系统做出来,然后再研究它背后的奥秘和规律。


图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多媒体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铁军发表《开启智力时代》的演讲

黄铁军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三种主要思想流派:

  • 符号主义:试图把思考过程形式化,让机器“好像会思考”。
  • 连接主义:认为智能需要物理载体,今天的载体就是人工神经网络。
  • 行为主义:强调身体对智能的重要性,智能是在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

“大模型”只是一个起点

黄铁军教授指出,训练人工智能系统需要三个要素: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其中,大数据是智能的来源,大算力是实现智能的必要条件,强算法则是训练神经网络的方法。

黄铁军教授强调,大模型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他指出,当前最大的模型只有人脑连接的1%,但已经表现出很强的能力。未来,大模型会实时获取所有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智力时代即将到来

黄铁军教授预测,未来三年内,语言大模型的能力将扩展到视觉、听觉等领域。五年内,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将具备行动能力。十年内,我们将进入一个“智力时代”,智力将成为社会运行的最重要要素,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组织都会使用智力。

黄铁军教授还介绍了他们团队研发的仿生视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捕捉连续的神经脉冲,性能比人眼快1000倍。这种技术将使机器视觉在速度和清晰度上远超人类。

未来二十年的挑战

黄铁军教授预测,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体将像人类一样感受世界。当人工智能在智力的全部方面都能替代人类时,人类将面临重大抉择:我们是否还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

结语

黄铁军教授的演讲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图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带来伦理和安全等方面的挑战。我们需要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其潜在的风险,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人类的利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