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禁止饮用脉动?运动饮料的真相揭秘
医生禁止饮用脉动?运动饮料的真相揭秘
运动饮料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但你真的了解它吗?最近,一位医生在诊室里对患者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人大吃一惊:“以后不许喝脉动了”。为什么医生会做出这样的建议?运动饮料真的不适合饮用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运动饮料的真相。
看起来很“活力”的运动饮料 | 图虫创意
运动饮料的定义与成分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 15266-2009《运动饮料》的定义,运动饮料是“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这也就构成了运动饮料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水、电解质(主要是钠和钾)、糖。少了其中一项,不管加不加维生素和其他成分,都不能算是运动饮料。
市面上常见的运动饮料品牌有尖叫、佳得乐等,而脉动实际上是维生素饮料,红牛是功能饮料,宝矿力是电解质饮料。但不管具体实际是哪种,都需要警惕其中的糖和钠含量。
为什么建议少喝运动饮料?
含糖量
为了保证渗透压以及能量供给,多数运动饮料中的含糖量都不低,而且一般还不只有一种糖。除了最常见的蔗糖以外,还会加入葡萄糖或者果葡糖浆。市面上常见的运动饮料含糖量通常在4.6g6.0g/100ml不等。一瓶600毫升的运动饮料,喝下一整瓶就摄入了27.636克的糖,这和一罐可乐的糖含量差不多。
含钠量
钠是汗液中丢失的主要电解质之一,所以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运动饮料都添加了食盐,也就是氯化钠。一瓶运动饮料可能就摄入了每日所需钠的10%左右。而我国民众的钠摄入普遍偏高,尤其是一些饮食口味较重的地区,钠摄入超标尤其普遍。所以平时就不需要通过喝运动饮料来增加钠摄入。
平时大家要少摄入钠 | 图虫创意
维生素
很多运动饮料、维生素饮料都会宣传自身含有多种有益人体的维生素。维生素有益健康倒是不假,但运动饮料中添加的维生素相对单一,品种并不全面;而且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能吃一年,性价比更高。
普通人是否需要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表现,是运动科学、医学和生理学等学科不断进步的成果。但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运动饮料并不一定能实质提高运动表现。
对于大多数人的运动量和剧烈程度来说,其实并不需要运动饮料。尤其是对于一些以减肥为目的的朋友来说,运动饮料很可能让你的减肥大计泡汤——好不容易呼哧呼哧运动减的,一瓶饮料就又喝回来了。
如果你在运动过程中,确实很剧烈,出汗非常多,那可以喝一点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但要控制量。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无糖/低糖版本的运动饮料,可以尝试一下这种。但如果你出汗不多,或者几乎没出什么汗,喝普通的水就好了。人体的调节能力其实非常强大,而且钠、钾、钙、镁这些运动饮料中含有的电解质,在日常饮食中也不是什么稀缺的存在。
所以,其实大部分人运动只需要喝水就行,如果不运动更是不要把运动饮料当水喝。事实上,不止是运动饮料,其实所有含添加糖的饮料,都不建议你多喝。
参考文献
[1].Galaz G A. An overview on the history of sports nutrition beverages[J]. Nutrition and enhanced sports performance, 2019: 231-237.
[2].王志华, 焦颖, 杨则宜,等. 运动饮料科学浅析[J]. 食品工业, 2005, 26(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运动饮料:GB 15266-2009[S]. 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饮料通则:GB/T 10789-2015[S]. 2015.
[5].Friedman R, Elliot A J.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drink exposure on physical endurance[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08, 9(6): 749-759.
[6].Styburski D, Dec K, Baranowska-Bosiacka I, et al. Can functional beverages serve as a substantial source of macroelements and microelements in human nutrition?—Analysis of selected minerals in energy and isotonic drinks[J].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20, 197(1): 341-348.
[7].Rowlands D S, Kopetschny B H, Badenhorst C E. The Hydrating Effects of Hypertonic, Isotonic and Hypotonic Sports Drinks and Waters on Central Hydration During Continuous Exercise: A Systematic Meta-Analysis and Perspective[J]. Sports Medicine, 2021: 1-27.
[8].Suzuki K, Hashimoto H, Oh T, et al. The effects of sports drink osmolality on fluid intake and immunoendocrine responses to cycling in hot conditions[J].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 2013, 59(3): 206-212.
[9].Bonetti D L, Hopkins W G, Jeukendrup A. Effects of Hypotonic and Isotonic Sports Drinks on Endurance Performance and Physiology[J]. Sportscience, 2010, 14.
[10].Moreno I L, Pastre C M, Ferreira C, et al. Effects of an isotonic beverage on autonomic regulation during and after exercise[J].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2013, 10(1): 2.
[11].李畅, 张燕燕. 运动饮料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C]// "全民健身,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2016.
[12].Seifert S M, Schaechter J L, Hershorin E R, et al. Health effects of energy drinks 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 Pediatrics, 2011, 127(3): 511-528.
[13].Rath M. Energy drinks: what is all the hype? The dangers of energy drink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e Practitioners, 2012, 24(2): 70-76.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