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五代导演:从《一个和八个》到《站直啰别趴下》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五代导演:从《一个和八个》到《站直啰别趴下》
第五代导演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迅速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探索意味,建立起当代中国电影的话语方式和美学特征。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五代导演的背景、特点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五代导演简介
第五代导演是指20世纪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群体。他们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探索意味,建立起当代中国电影的话语方式和美学特征。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代表人物包括张军钊、陈凯歌、张艺谋、何群、霍建起、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冯小刚、冯小宁、顾长卫、李少红、胡玫、周晓文等。
第五代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五代电影最突出的成就是在电影的造型语言与文化意蕴方面形成的双重冲击。其一,凸现的影像本体意识是第五代电影最突出的特征,在他们的影片中,镜头的处理、场面的选择、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运动,以及音乐音响的运用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重视电影影像语言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其二,鲜明的创作主体意识和文化意蕴也是第五代电影的突出特征。第五代是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一代人,丰富的生活阅历与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培养了他们独特、敏锐的眼光,使他们的作品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与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第五代导演的崛起
第五代导演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作品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
第五代导演的发轫之作
第五代导演的发轫之作是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第五代导演的崛起被认为是从影片《黄土地》(1984年制作,1985年在加拿大上映;改编自柯蓝的散文《幽谷回声》)开始的。
《一个和八个》
- 背景:1983年5月,广西电影制片厂召开大会,破格批准以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这四个应届毕业生为主体,成立全国第一个“青年摄制组”(平均年龄27岁)。下达生产令投产《一个和八个》,大学毕业不满一年,就全部独立拍片,这在中国电影界是“史无前例”的。
- 主创:张军钊任导演,张艺谋、肖风任摄影,何群任美工师
- 故事:影片讲述了八路军指导员王金蒙冤入狱,但仍以民族解放事业为重,感化、教育同狱的土匪逃兵,使他们用实际行动赎罪并投入对日本侵略者战斗的故事。
《黄土地》
- 影片情况:1984剧情片,出品: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军钊,编剧:张子良、王吉呈,主演:陶泽如(饰演王指导员)、陈道明(饰演锄奸科长)
- 故事简介:抗日时期,华北地区遍地烽火,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面对着敌人的步步紧逼勉力周旋。指导员王金本来从事敌后工作,因叛徒陷害而遭到组织怀疑,被和三名土匪、三名逃兵、一名奸细以及一名投毒犯放在一起关押。王金求助锄奸科长许志重新查明自己的案情,但各部队失去联系,后有日军追兵,许志无法证明王金的清白。在王金和其他八名犯人的交往中,他用刚正忠诚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土匪头目大秃子,以及逃兵中的老大哥老万头。不久,部队
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 是第一个面世的第五代导演的作品
- 这部作品的摄影是张艺谋,《黄土地》的摄影也是张艺谋,张艺谋作为后来中国电影的扛鼎大将,开始以他的摄影画面艺术的探索开始越入影坛
- 在内容上开创了许多关于新的时代的第五代导演们创作的东西
- 第五代开始对过去的表现的窠臼的冲击,和对过于传统的单一性的分化的表现之上,是值得我们重视新的时代到来
- 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
- 影片完全打破了过去我们用各种造型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而是用自然光的拍摄、暗黑的背景来塑造人物
- 影片在这样一个迷雾一样的时代里头也很难辨别真与坏,但是闪光的东西——人性的斗争依然会突破这种暗黑
- 第五代的价值不仅仅是在影像表现的价值,事实上是在对人的观察,对人性的挖掘,对中国的文化以及历史的探索之中,开拓出了别具一格而不同于以往的这种景象
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品
《那人那山那狗》
- 影片情况:1999剧情片,出品:潇湘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思芜,导演:霍建起,摄影:赵镭,演员:滕汝骏(饰演父亲)、刘烨(饰演儿子)、赵秀丽(饰演母亲)
- 故事简介:在茫茫大山中送了一辈子信的父亲即将退休,儿子接班当了乡邮员。儿子在上任第一天非常兴奋,期待着大家欢迎他们到来的热烈场面,但结果大家对他们的到来习以为常,反应十分平淡。夜幕降临,父子二人来到一个侗族山寨,正巧碰上一场热闹的侗族婚礼,父亲在酒醉中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两人继续赶路遇到一条小溪,儿子执意要将父亲背过溪水。在背父亲过溪的过程中,两人的距离和隔膜消失了,儿子说起母亲总是在守望中生活,而不善表达情感的父亲也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真情。在对同一个女人的思念中,父子的感情默默地交流着……父亲、儿子和狗相伴走了这趟三天两夜的山区邮路,二人也从陌生、隔膜走向体贴、理解,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一生的甘苦和一个普通乡村邮递员默默无闻的风雨人生。
《站直啰别趴下》
- 影片情况:1993喜剧片,出品:西安电影制片厂,编剧:黄欣,导演:黄建新,摄影:张晓光,演员:冯巩(饰演高文)、牛振华(饰演张永武)、达式常(饰演刘干部)
- 故事简介:电影《站直啰别趴下》上映于1993年,由冯巩、牛振华、达式常等主演。是关于围绕着居住在同一座楼的高作家、张永武、刘干部(图3、4、5)这三位具有典型阶层身份特征的主人公而展开。他们三个也分别代表了今天城市生活中的知识分子、私营经济者和国家干部。市场经济的发展让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的优越感在个体私营者面前出现危机,也造成了他们个人的地位沉浮和心态变化。
总结
第五代导演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在文化传承和历史反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代导演的影响力至今仍在延续,他们的作品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