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元之治:唐朝全盛时期的统治与疆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元之治:唐朝全盛时期的统治与疆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baike.so.com/doc/6258907-6472323.html?from=152727&redirect=merge

开元之治是唐朝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统治时期,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初期(713-741年)。这一时期,唐玄宗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开创了唐朝的全盛局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开元之治的历史背景、政治改革措施以及唐朝鼎盛时期的疆域范围。

背景

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以前的中宗、睿宗统治期间(705-712年),统治局面极不稳定。武氏诸王、中宗的韦皇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武后女儿太平公主都参预政权,朝廷大臣也分为几派,相互排挤,因此接连发生政变。

开元元年(713年),玄宗以先发制人的手段消灭了政敌太平公主一伙,才结束了这种混乱局面。此后,为了稳定政局,玄宗采取了许多改良措施。

  • 把武﹑韦及太平公主的余党都加以杀戮或贬斥
  • 把武后以及中宗和睿宗时大量委派的斜封官(非正式任命)、试﹑摄﹑判﹑知官(非正职的冗官)予以裁撤精简
  • 将宰相员额由睿宗时的十余人减少到两三人,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 用恩礼优待自己的同胞兄弟,却不给他们以实职,从而削弱了皇室内部发动政变的政治基础
  • 对那些自恃对玄宗有功而邀求权位的功臣(如刘幽求﹑钟绍京﹑王琚等)坚决予以贬斥
  • 对有才干的宰相任用不疑,开元初以姚崇为相,他帮助玄宗执行上述三项政策,又沙汰僧尼,整顿吏治,对实现政局安定起了很大作用。姚崇之后,所用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皆为名相,政治上均有所建树 。

疆域

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烟但任尔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一说1239万平方公里)。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漠南漠北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载(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西北

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唐朝廷对葱岭以西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乾封二年(667年),由于大食势力谓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三十六年时间内,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

东北

显庆五年(660年)振属,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咸亨元年(670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开元元年(713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

青藏高原

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高原,又征服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里地区的羊同和尼婆罗(今尼泊尔)。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尽有其地。后又多次占领唐朝的安西四镇,为唐朝最大敌国。安史之乱后,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占领原属于唐朝的陇西,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陇山以西为吐蕃占据。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甘肃敦煌)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陇地区又重新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陇右又被党项族占据。但终唐之世已完全丧失对于敦煌以西的控制。

西南云贵高原

天宝七载(748年)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自汉武帝平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代统治时先后设立"交州总管府"、"安南都护府"(唐肃宗改名镇南,唐代宗复称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土豪兴起,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

本文原文来自360百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