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画》之顾恺之画作
《中国名画》之顾恺之画作
《女史箴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所作的分段长卷,现存9段,以连环形式展现了古代妇女应遵守的清规戒律。画作以细线描为主,线条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绘画法则。
一、女史箴(zhēn)图
- 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zhēn)是规劝、告诫的意思。西晋惠帝无能,皇后贾南风操纵朝政,且荒淫放荡。张华以此为题材作《女史箴》,以韵文形式,拟(nǐ)女史口气,既讽刺放荡暴戾(lì)的贾后,也规劝教育宫廷妇女应遵循的封建道德,顾恺之依据《女史箴》画成一分段长卷。
张华所作《女史箴(zhēn)》原文共12节,所以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也分为12段,前3段已遗失,尚存9段。这9段内容根据各段《女史箴》文,依次为:冯媛挡熊、班姬辞辇(niǎn)、世事盛衰、修容饰性、同衾(qīn)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dú)欢、靖恭自思、女史司箴。这9幅画面中,第一幅画的是冯昭仪以身挡熊,保卫汉元帝的故事;第二幅是班姬不与汉成帝同车的故事;第三幅画的是山水鸟兽;第四幅描绘的是“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一节宫廷妇女化妆的修容情形;第五幅表达的是夫妻之间也要“出其擅言,千里应之”,否则“同衾以疑”;第六幅表达的是一夫多妻制;第七幅表达了“欢不可以渎,宠不可专”的内容;第八幅描绘的是妇女必须服从丈夫的支配;第九幅是“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卷后另绢有宋徽宗瘦金书《女史箴》词句十一行,另纸项子京题“宋秘府所藏晋顾恺之小楷女史箴图神品真迹明墨林人项元汴(biàn)家藏珍秘”。卷末款署“顾恺之画”,当为人后添。
《女史箴图》以连环形式,宣扬了古代妇女应遵守的清规戒律,是儒家传统思想的反映。画中人物面目衣纹无纤(qiàn)媚之态,笔迹周密,气味古朴。对人物面部的勾画,则细处求工。个人均以细线勾勒,只在头发、裙边或飘带等处敷染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整个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亮丽活泼,其绘画语言充分体现了顾恺之所提倡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法则。中国绘画特色之一是以线造型,传统的线描都是粗细一律的“铁线”或“高古游丝”描,而顾恺之的线描是细线描,显得别有韵味。有人把他的线描比作“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而朴素流畅,也有人称他的线描如“春蚕吐丝”,圆润、细劲、连绵,如一气连成,顾恺之用笔作画是“意在笔先”,画意在执笔之先已胸有成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