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法律实务中的构成与适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法律实务中的构成与适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zixun/18109511.html

在民事诉讼法体系中,"申请再审"作为一种重要的救济手段,其核心在于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的重新审查。而这一制度的运行,依赖于申请人能够提出符合法律规定的新证据、新情况或者原裁判程序中的重大瑕疵。本文将围绕"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展开论述,结合最新司法实践,探讨相关事实的构成要件及其在实务中的适用规则。

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概述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2条的规定,再审程序启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这里的"新的证据",是指在原审期间已经客观存在但未被发现或者未被提交的,在再审时才提出并能够影响案件事实认定和裁判结果的证据材料。这种类型的证据必须满足以下要件:

  1. 新证据的真实性:该证据必须是真实的,具备可信性和可验证性。

    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法律实务中的构成与适用 图1

  2. 关联性:该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判决的。

  3. 重大性:该证据的内容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裁判结果有实质性的影响。

此外,除新证据外,《民事诉讼法》第192条还规定了两项法定事由:

  • 原判决、裁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审判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
  • 超过原审请求范围的新的事实、证据。

这些事由共同构成了再审申请的事实基础。

再审申请中的关键因素

  1. 新证据的作用机制:在司法实践中,新证据能否被采纳直接影响再审程序是否启动。《关于适用的解释》第80条明确要求,新的证据必须在一审和二审期间已经存在但未被发现或者未被提出的材料。

  2. 原审程序瑕疵的影响: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程序违法行为,例如合议庭组成不合法、回避制度未得到遵守等,即使没有新证据,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启动再审程序。这类情况主要是基于程序公正性原则的考量。

  3. 超请求范围的新事实处理:对于诉讼请求之外的新事实,是否可以作为再审申请的事由,需要结合具体案件进行分析判断。司法实践中对此类事由的审查较为严格,通常要求对原裁判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后才能启动再审程序。

法律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

  1. 新证据标准的理解偏差:实践中经常出现的争议集中在"新的证据"认定标准上。有的申请人认为只要提供了新的材料就可以申请再审,忽视了该证据必须达到法定的证明力要求。

  2. 程序违法的事由适用边界:程序性事由中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具体表现为对哪些审判行为构成违反程序规定、是否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理解差异。

  3. 新事实审查尺度不一:不同法院在处理超诉请范围的新事实时存在较大自由裁量空间,导致申请再审案件的审查结果出现不统一的现象。

最新的司法动向及应对策略


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法律实务中的构成与适用 图2

近年来,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和司法解释稿等方式,不断细化对"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的相关规定。例如,在新证据的认定方面强调及时性和关联性的同时,适当降低了对其证明力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注重时间节点:尽量在一审、二审期间收集并提交所有可能影响裁判结果的证据。

  • 准确把握再审事由的边界:对原判的程序问题不能泛化理解,必须影响案件公正审判才可申请。

  • 合理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在适用相关法律规定时,既要严格遵循字面含义,又要注意实际效果,避免机械司法。

"申请再审法定的事实"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理解和适用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在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特别是在统一裁判尺度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保持现有法律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更详细的司法解释,明确不同类型案件中再审事实的具体认定标准,确保该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