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有“料”的干预有效向孩子发指令?
如何通过有“料”的干预有效向孩子发指令?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听从指令,但有时候孩子似乎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这让家长常感到困惑和沮丧。其实家长们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策略和技巧帮助进行干预训练。
家长朋友们,一起跟随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来探讨一下“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听从家长的指令”吧......
简单明了,直达要点
当家长们给孩子发指令时,尽量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
如:用“请把玩具放回盒子里”来代替“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它们到处都是”。类似的指令更加直接明了,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提供选择,让孩子参与
孩子通常更愿意执行自己有参与感的指令。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让他们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如:“你想先穿红色的鞋子还是蓝色的鞋子?”
这样的提问方式比简单地命令孩子“穿上鞋子”更容易被接受。
视觉辅助,直观易懂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范围。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调整指令方式。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们可以使用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来传达指令。
视觉提示便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方式,家长可以使用图片或手势来辅助指令。如:指着洗手池说“洗手”,或用动作演示如何刷牙。这样的视觉提示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指令。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们则可以更注重语言和逻辑的准确性。
设定时限制,建立预期
有时候,孩子可能不愿意立即执行指令。这时,家长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让孩子有一个预期的时间框架。如家长可以说:“我们再看一集动画片,然后就要去做作业了。”这样的时间限制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
使用“我”语句,减少抵触
使用“我”语句来传达指令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
比如,家长们可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整理一下房间。”这样的表达方式比“你的房间太乱了!”更加温和且易于接受。
避免重复,保持权威
如果孩子没有立即响应我们的指令,家长可以先等待几秒钟,然后用稍微不同的方式再次给出指令,但要避免过度重复指令,因为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被唠叨或被忽视。同时,家长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性,让孩子知道指令是需要被遵守的。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我们可通过展示自身行为促使他们模仿该行为。即假设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整理房间,那么家长自身需要先做到才能让孩子模仿该行为。
耐心一致,保持态度
给孩子一些时间去理解和适应指令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家长们要确保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都保持一致的指令和规则。
避免情绪化,保持理性
在生气或沮丧时发出的指令往往不会被孩子很好地接收。因此,家长要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平和的态度来传达要求,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意图并遵守指令。
给予反馈,增强信心
当孩子遵守指令时,家长要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赞扬。这不仅能够增强信心,还能够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向孩子发指令需要采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家长可借助上述方式更有效地向孩子传达指令,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
本文原文来自江西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