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多单位揭示我国成人常见上消化道疾病流行现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多单位揭示我国成人常见上消化道疾病流行现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umch.cn/detail/40073.html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钱家鸣教授、杨红教授联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在Science Bulletin(中科院一区,IF:18.8)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成年人中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风险因素,为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关键依据。

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种类之一,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然而,我国缺乏社区人群为基础且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历时4年,完成了本项流行病学研究。

该研究采用基于社区人群的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我国不同地区抽取27,637名18至64岁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13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采用加权方法,估计我国成人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18至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分别约为10.5%、5.4%、2.5%、4.5%和41.5%。这意味着,在100个成年人中,大约有10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5人到6人患有反流性食管炎,2到3人有胃溃疡,4到5人有十二指肠溃疡,超过40人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达58.6%和61.1%,这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仍然是我国消化性溃疡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而不是非甾体抗炎药,这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

研究还发现,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在全国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西北地区的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最高,西南地区除了胃溃疡患病率较高外,其他疾病的患病率相对较低。

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吸烟(除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肥胖(除外胃溃疡)是上述四种疾病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共同危险因素。

钱家鸣教授表示,本研究对于了解我国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上消化道常见疾病患病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揭示了以上疾病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流行现状及风险因素,为未来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通过持续的科研投入和公共卫生干预,我国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有望逐步降低,全民健康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教授牵头的卫生行业基金专项支持(20100202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