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取得被害人谅解的量刑依据及从宽处罚幅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取得被害人谅解的量刑依据及从宽处罚幅度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4365.com/zs/831068.aspx

在刑事案件中,取得被害人谅解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告人能够获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法院可以在量刑时予以从宽处理。本文将详细解读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法律依据及其在量刑中的具体应用。

一、取得被害人谅解的量刑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23条规定,因婚姻家庭等民间纠纷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属对被告人表示谅解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第40条规定,对于刑事自诉案件,要尽可能多做化解矛盾的调解工作,促使双方自行和解。对于经过司法机关做工作,被告人认罪悔过,愿意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从而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由被害人撤回起诉,或者对被告人依法从轻或免予刑事处罚。

二、被害人谅解的从宽处罚幅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罪行轻重、谅解的原因以及认罪悔罪的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在具体案件中如何掌握被害人谅解的从轻比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犯罪性质及罪行轻重
  2. 谅解原因及真实程度
  3. 认罪悔罪程度

犯罪人在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的谅解,积极给予被害人赔偿,认罪忏悔性也比较高的情况下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罪犯只要能诚心实意的表示悔改法院一般都能争取一定的从宽处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