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致敬“她”力量| 巾帼风采系列宣传①柔肩担使命 奋进绘新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致敬“她”力量| 巾帼风采系列宣传①柔肩担使命 奋进绘新卷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326469

在眉山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中,147万女性正以智慧与汗水描绘着“半边天”的时代新篇。她们是托举新生命的儿科专家、经纬间传承非遗的竹编匠人、以文化浸润社区的基层书记、为特殊儿童点亮星光的特教老师、带领农产品破浪出海的产业先锋……在三苏故里的热土上,新时代女性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对外开放等全市重点工作,用行动诠释“柔肩担重任”的担当,以实干奏响“她力量”的强音。

眉山市广大女性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成为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的重要力量。从医疗健康到非遗传承,从社区治理到特教事业,从现代农业到国际贸易,女性群体以特有的专业精神与创新思维,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中展现独特价值——

周群英:34年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用专业点亮万千家庭的希望

2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诊室里,主任医师周群英正轻声细语地为一名两岁的儿童做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评估,给出专业建议。“不哭不哭,啊,张开嘴,看一下牙齿发育情况。”她正在问诊的儿童已经是第四次来她这里做儿保了,孩子父亲李智说:“我们两个孩子都是在周主任这里看的,她非常耐心、细心,也很专业,教会我更科学地育儿。”

从医34年,周群英带领的儿保科室年服务儿童超6万人次,创建了省级儿童早期综合示范基地,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儿科领域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篇章。

时间回溯到2009年,周群英刚到眉山市妇幼保健院时,儿童保健科尚未独立成科。“当时全市最基础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几乎是空白,许多家长都想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怎么样,育儿中很多困惑的问题也不知道该咨询谁。”她回忆。凭借一股“闯劲”,她牵头组建儿童保健科,白天接诊、夜晚钻研,科室不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逐渐发展壮大,近几年开设矮小症、性早熟、孤独症、多动症、高危儿、儿童营养等亚专科门诊。经过她的努力,带领团队合作,2017年,科室成功创建“四川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成为川内儿保领域“金字招牌”。

据周群英回忆,“最开始的儿保科我们只有三个人,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既要面诊,还要去为孩子做体格测量、发育评估、视力、听力等检查。”如今,儿保科从独立的一个科室发展到今天细分的5个专业组,儿保工作更加科学,医疗服务也更加专业,目前团队由31个医护人员组成,年接待量增长了十倍。

“女性医生更擅长捕捉孩子的情绪,母亲们也更容易对我们敞开心扉。”周群英坦言,儿保工作需要“刚柔并济”——面对疑难病例时需果敢决断,对待患儿则要春风化雨。作为科室“大家长”,她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如今,科室中29名女性医护人员中已有12人成长为专业骨干。

“医疗行业没有性别天花板,女性的同理心与执行力同样能成就一番事业。”周群英说,她期待更多女性医护工作者在儿保领域发光发热,“当我们用专业守护好每一个孩子,就是对社会最美的奉献”。

赵爽:竹丝织梦十七载 柔肩担起非遗传承

2月25日,记者走进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探访青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赵爽的匠心故事。从18岁初学竹编到作品被国际竹藤中心收藏,这位“90后”女性用17年光阴,以竹丝为线,编织出传统工艺的现代生命力,更以柔韧之力诠释了新时代女性的职业坚守与创新精神。

2009年,刚满18岁的赵爽回到了家乡,选择学习青神竹编,在竹丝翻飞中开启艺术人生。一开始在工厂里,赵爽只是一名小学徒,每天都做着重复的体力活——砍竹子,锯竹子。这个工作离不开使用刀具,刚开始,不熟练的操作让她经常受伤,直到每个手指都缠上绷带。“一开始十分地枯燥,但是我还是想撑到学会竹编那一刻,等我学会了,再决定要不要继续从事这个工作。”

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赵爽渐渐开始接触竹编,从简单的图形到自己设计图案,从平面竹编基础到立体竹编精研,她先后辗转荔波、融水等多地,向不同的师傅学习多元的竹编技艺,2015年成为高级工艺师培训班中的学员,并于同年取得高级工艺师的荣誉称号。

“青神竹编中的技艺技巧有很多,从‘十字’‘人字’‘六边形’‘八角形’再到星点式,光是平面竹编就有很多方式,现在还有更多元化的竹编工艺。”赵爽介绍,为了让青神竹编适应时代的发展,今天的竹编结合更多生活场景,不断设计制造新产品,满足人们更多元化的需求。

作为公司技术骨干,赵爽主动承担起“传帮带”责任。她通过开展讲解和培训课程,将青神竹编进一步推广,让更多人走进青神,更加了解青神竹编。“我是青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中最年轻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能够吸引年轻人加入我们,把青神竹编更好的传承下去。”

“每根竹丝都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就像女性成长需要层层历练。”她望向工作室埋头编织的女工们,目光坚定:“希望我们的故事能让更多女孩相信,传统手艺不仅是‘生计’,更是值得一生追寻的事业。”指尖的老茧记录着岁月,而她们用柔韧与智慧编织的,不仅是精美工艺品,更是一曲属于当代女性非遗守护者的时代长歌。

巫恩萍:穿着蓝色铠甲的女超人

巫恩萍,女,198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洪雅县公安局洪川派出所一级警长。工作以来,曾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并荣记行政三等功1次。

薪火相传 红色血脉铸就忠诚警魂

深夜的洪雅街头,一辆电动车载着未梳洗的身影匆匆驶向派出所。这是巫恩萍在接到紧急任务后的第37次深夜出警。作为拥有12年党龄的老党员,她的警服左胸口袋永远别着两枚徽章——一枚党徽,一枚警号,如同她人生的双重坐标:既要做永葆初心的红色火种,更要当守护平安的基层卫士。

在洪川派出所的党建活动室里,“巫师傅带徒仪式”已成传统。三年来,她手写的27本《新警成长手册》在年轻民警中传阅,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接处警规范、群众沟通技巧甚至方言速成指南。“调解不是判案,要让双方都感受到被理解”,所里80%的年轻民警都经过她的“特训”,她独创的“三心工作法”(耐心倾听、细心观察、暖心回应)成为全所调解纠纷的制胜法宝。

荣誉墙上,巫恩萍连续三年的“优秀公务员”证书与徒弟们获得的“规范执法先进个人”“矛盾纠纷调解能手”奖状交相辉映。当被问及传帮带的秘诀,这位警营“园丁”笑道:“把每个新人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把每项工作都当作入党申请书来写。”

双面人生 办案“尖刀”与“失信”母亲的选择

2024年的“六一”,洪川派出所的监控视频记录下这样的画面:身着便服的巫恩萍冲进办案区,怀里还抱着给女儿准备的节日演出服。当晚的跨境电信诈骗案收网行动中,她凭借内勤民警特有的信息整合能力,从三千余条数据中锁定关键线索,最终在黎明前将12名嫌疑人押解回所。

这样的“双面突击”对于巫恩萍已成常态。内勤办公室的档案柜里,50余起案件的卷宗整齐排列,每本案卷都夹着彩色便签——绿色标注取证要点,红色标记法律条款,黄色则是待补充细节。刑侦中队长老牟竖起大拇指:“她整理的证据链,检察院都说可以直接装订成教科书。”

家中冰箱贴着一张特殊的排班表:用红笔圈出的36个日期,是近三年她答应陪孩子却临时爽约的日子。去年除夕,姐弟俩在派出所吃泡面看春晚的视频在朋友圈传开,配文却是:“妈妈抓坏蛋的样子真帅!”巫恩萍摩挲着手机屏幕上的全家福:“等你们长大就会懂,妈妈守护的是千万个孩子的平安夜。”

“小巫”大爱 街巷深处的温情密码

“九圣社区网格员的反诈培训课该上了……”
“李叔家的反诈APP还没装……”

巫恩萍的警务通里存着238条特殊备忘。她的电动车上永远备着三样“法宝”——警民联系卡、急救包和反诈宣传单。“多讲几句群众就会记得更深一点,少一个受骗者,我们的工作就又进了一步!”她经常这么说。

她走街串巷,足迹遍布辖区的角角落落,乐此不疲地宣讲反诈,跑成社区“活地图”。她走进小区,发放防范识别诈骗套路资料;她走进行业场所,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咨询、现场讲解防范知识,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她走进学校,布置反诈作业回家给学生父母进行宣传,利用放学时间在学校门口设点宣传,小手拉大手,共筑防诈墙。在她的努力下,辖区诈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0%。

当夕阳将“警民连心墙”上的锦旗染成金色,巫恩萍又开始准备夜间巡逻,从巴山蜀水走出来的她,用十六载光阴在异乡浇灌出平安之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