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轻的摄政王载沣是如何送走大清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轻的摄政王载沣是如何送走大清的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9721684_121299151/?pvid=000115_3w_a

1908年12月2日,3岁的溥仪登基称帝,其生父载沣(时年25岁)也成为大清的实际统治者。那么年轻的摄政王在大清王朝的最后三年里,具体又做了些什么呢?

载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坚定拥趸,因此他掌权之后的重点就是搞权和搞人,构建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全新朝廷中枢。

载沣首先效法日本改革朝廷军制,将军政、军令二元化。即朝廷和地方府衙只管招兵养兵(军政),军队指挥权(军令)则归皇帝(摄政王)。

载沣宣布皇帝为大清海陆军大元帅(因皇帝年幼暂由摄政王代理),并组建全新的军令部门。陆军方面,把军咨处从陆军部独立出来并收回了各地督抚、将军的调兵权,指派弟弟载涛负责管理。海军方面,新建海军部负责军令的下达,其弟载洵成为首任海军大臣。

载沣这么搞虽然降低了地方督抚、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进而减弱了它们对朝廷的威胁,但也导致有事儿时地方官员难以调遣、指挥驻军。皇权一旦势微,各地军队就等同于自立,这在辛亥革命时期非常明显。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