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1月新生仔猪增长2.5%,为何价格猛涨46.3%?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1月新生仔猪增长2.5%,为何价格猛涨46.3%?
自2025年1月以来,全国仔猪价格出现异常上涨,7公斤仔猪价格一度飙升至560元/头。然而,这一轮价格上涨并非由于供应短缺,反而在仔猪供应量持续高位的背景下发生。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仔猪价格与供应量的反常走势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仔猪价格达到33.97元/公斤,环比上升2.4%,同比大涨46.3%。这一涨幅令人瞩目,尤其是在仔猪供应量持续高位的背景下。
从月度新生仔猪数量来看,2024年3月开始,新生仔猪数量就开始环比增长。2024年6月至9月,全国规模养殖场月度新生仔猪数量持续超过4000万头,其中8—9月更是接近4200万头。2024年10—12月,全国月度新生仔猪仍处于相对高位。
2025年1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加2.5%,这意味着年初仔猪供给水平高于2024年同期,并且已经是连续数月处于较高水平。
价格上涨背后的多重因素
在如此高的仔猪供应基数下,价格不降反升,这一反常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除了常见的“规模场集中补栏、看好后市猪价”等解释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值得关注:
规模场补栏积极性高涨:2024年生猪养殖扭亏为盈,叠加饲料成本低位运行,规模化猪企为完成2025年出栏目标,外购仔猪需求激增。
散户补栏周期提前:传统补栏高峰通常在春节后,但2025年北方散户因前期清场后空栏率较高,叠加对下半年消费旺季的预期,提前至1月入场采购,推升短期需求。
市场信心增强:2024年生猪市场表现较好,养殖户手中的资金和信心上升,再加上2025年初饲料价格较低以及看好后市行情,综合导致养殖户补栏意愿增强。
行业格局变化与惜售行为
DeepSeek进一步分析指出,仔猪涨价还与以下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行业格局变化:规模化养殖占比提升后,市场对价格波动敏感性降低。头部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自繁自养)减少仔猪流通量,进一步压缩散户获取仔猪的渠道。这种结构性调整使得新生仔猪数量增长难以完全转化为市场有效供给。
供应端惜售抬价:随着仔猪价格快速拉升,部分规模场基于对春节后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主动控制当前出栏节奏,加剧阶段性供应短缺。市场情绪波动、恐慌心理以及资本市场的炒作等因素,也会对仔猪价格产生影响,推动价格上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有钱都买不到仔猪”的情况。实际上,部分养殖场户出于对后市的看好,选择控制出栏节奏,以此抬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