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火电行业水冷壁壁温监测技术深度剖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火电行业水冷壁壁温监测技术深度剖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ensorexpert.com.cn/article/416967.html

在火电行业中,水冷壁作为锅炉的关键受热部件,其壁温监测至关重要。准确、实时地掌握水冷壁壁温,不仅关系到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对电厂的经济效益有着深远影响。

水冷壁的作用与壁温监测的必要性

水冷壁布置在锅炉炉膛四周,主要承担吸收炉膛内火焰和高温烟气辐射热的任务,使管内的水受热蒸发为饱和蒸汽。由于其直接接触高温环境,运行工况复杂多变,一旦壁温过高超出材料耐受极限,可能引发水冷壁管爆管事故,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壁温过低,又会影响汽水循环效率,降低发电效率。所以,对水冷壁壁温进行严密监测是保障火电设备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

常见的壁温监测方法

热电偶测温法

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热电偶基于塞贝克效应,将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一端连接组成测量端(置于水冷壁管壁处),另一端为参考端连接至二次仪表。当测量端与参考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通过测量热电势并依据热电偶分度表即可换算出测量端温度,也就是水冷壁壁温。

优点:测量精度相对较高,技术成熟,能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

缺点:热电偶长期处于高温、冲刷等恶劣环境下,容易发生磨损、腐蚀,导致测量误差增大甚至失效;安装过程较为复杂,需在水冷壁管上开孔焊接热电偶保护套管,对水冷壁管结构有一定损伤风险。

应用场景:适用于对温度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工况相对稳定的大型火电锅炉水冷壁温度监测。

热电阻测温法

热电阻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特性来测量温度。将热电阻紧贴水冷壁管壁安装,通过测量其电阻值变化,再借助特定的转换公式计算出壁温。

优点:测量精度高,尤其是在低温段精度优势明显;响应速度较快,信号稳定性好。

缺点:热电阻的耐高温性能相对热电偶较弱,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材料老化、电阻值漂移;同样存在安装不便以及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

应用场景:常用于对温度波动较为敏感、温度范围不是特别高的局部水冷壁区域或辅助监测部位,如锅炉启动初期对水冷壁温升温速率的监测。

光纤测温法

光纤测温基于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等原理,利用光在光纤中输送特性随温度变化来实现温度测量。将特制的光纤沿着水冷壁管敷设,通过光信号的发射、传输与接收分析,获取沿线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

优点:具有本质安全特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适合在强电磁场环境的火电锅炉周边使用;光纤尺寸小、质地柔软,易于在复杂结构的水冷壁上布置,可以实现分布式、连续的温度测量,能精准定位温度异常点。

缺点:成本较高,包括光纤材料、配套的光信号解调设备等;测量精度受光纤自身特性及解调算法影响较大,技术复杂性较高,对运维人员专业要求也高。

应用场景:新兴的大型超超临界机组、对安全监测要求极高且电磁环境复杂的火电项目,逐步推广应用光纤测温技术对水冷壁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监测。

壁温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一套完整的水冷壁壁温监测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如上述的热电偶、热电阻、光纤等)、信号传输线缆、数据采集模块、上位机监控软件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将温度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热电偶、热电阻)或光信号(光纤),是获取壁温数据的前端 “触手”。

信号传输线缆如同 “神经脉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稳定、可靠地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根据不同传感器类型,线缆有耐高温电缆、光缆之分,要具备良好的屏蔽、绝缘性能以抗干扰。

数据采集模块起到 “翻译” 与 “汇总” 作用,把传感器传来的各类信号转换为数字量,并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打包整理,准备传输给上位机。

上位机监控软件宛如系统的 “大脑”,安装在电厂集控室的监控计算机上,实时接收、显示、存储来自数据采集模块的壁温数据,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如温度趋势曲线、三维温度云图等)呈现给运行人员,同时具备报警功能,一旦壁温异常超出设定阈值,立即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壁温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实时运行监控

运行人员依据上位机实时显示的水冷壁壁温数据,密切关注锅炉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在机组负荷调整、燃料性质变化、启停炉等关键工况下,通过对比不同部位水冷壁温度波动情况,判断汽水循环是否正常、受热面是否存在局部过热风险,及时调整燃烧参数、给水流量等运行变量,确保水冷壁始终处于安全温度区间。

故障诊断与预测

对长期积累的壁温监测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运用数据拟合、趋势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建立水冷壁健康状态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提前发现壁温异常变化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水冷壁管磨损、结渣、腐蚀等潜在故障,为电厂安排预防性检修提供有力依据,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水冷壁壁温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提升

未来的监测系统将具备更强的自学习与自适应能力。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能根据机组不同工况自动优化壁温监测策略,智能调整报警阈值,减少误报、漏报情况,更精准地辅助运行人员决策。例如,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海量历史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判可能导致壁温异常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高精度与高可靠性

一方面,传感器技术持续革新,新的测温材料与结构设计有望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降低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另一方面,从系统层面加强冗余设计,如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当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其他传感器仍能保证关键部位壁温数据的可靠采集,确保监测的连续性。

微型化与集成化

随着火电设备朝着紧凑化发展,壁温监测部件也将向微型化、集成化迈进。将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等集成在一个微小芯片或模块中,减小安装空间需求,降低布线复杂度,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远程监测与运维

借助 5G 等高速通信技术,实现水冷壁壁温数据的远程实时传输,专家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远程终端对壁温状况进行诊断分析,指导电厂运维人员进行操作。这不仅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还能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保障电厂的正常运维。

火电行业水冷壁壁温监测的具体案例

某 600MW 超临界机组电厂

该电厂采用热电偶与光纤混合测温方案。在水冷壁高温易波动区域,如燃烧器附近,布置高精度热电偶,确保关键部位温度测量精度满足机组安全运行要求;同时,沿整个水冷壁敷设光纤,构建分布式温度监测网络,实现对水冷壁全方位温度场的实时掌控。通过上位机软件整合两种传感器数据,以可视化界面呈现给运行人员。在一次机组负荷快速提升过程中,光纤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水冷壁局部温度梯度异常增大,结合热电偶精确测量数据,判断为燃烧不均导致局部热负荷过高。运行人员迅速调整燃烧器配风,避免了潜在的水冷壁超温事故,保障了机组稳定运行。

新建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示范项目

从设计之初就引入先进的光纤测温技术,选用耐高温、抗辐射的特种光纤,配合高精度光信号解调设备,打造高可靠性的壁温监测系统。利用光纤分布式测温优势,对水冷壁进行精细化分区监测,实时绘制温度云图,直观反映各部位温度分布。在调试阶段,通过对壁温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了因安装工艺问题导致的局部水冷壁管冷却不均现象,及时整改,为机组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投产后,依托完善的壁温监测系统,运行人员根据实时壁温数据精细调整运行参数,机组发电效率较同类型机组提高约 2%,同时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

火电行业水冷壁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水冷壁管磨损

故障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粉气流冲刷、飞灰磨损,尤其在燃烧器区域、折焰角附近等烟气流速较高、流向急剧变化的部位,管壁受到高速粒子的撞击,久而久之造成管壁减薄。

处理方法:轻微磨损时,可采用堆焊修复,增强管壁耐磨性能;磨损严重时,必须及时更换受损管段,同时优化燃烧调整,合理控制煤粉细度、风速,减少气流偏斜,降低对水冷壁

水冷壁管结渣

故障原因:煤质较差,灰熔点低,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熔融态灰渣,粘附在水冷壁管表面;燃烧组织不合理,炉膛温度过高,局部热负荷过大,也会促使结渣形成。

处理方法:加强吹灰操作,利用蒸汽或压缩空气吹扫水冷壁表面,清除积渣;调整燃烧,优化配风,降低炉膛火焰中心温度,防止局部过热;从燃料源头入手,根据煤质特性合理混煤,提高入炉煤的质量。

水冷壁管腐蚀

故障原因:水中溶解氧、酸性物质等引发的化学腐蚀,以及高温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氯元素等造成的高温腐蚀。在汽水停滞区、热负荷较低部位易发生氧腐蚀,而在燃烧器附近高温区,高温腐蚀较为突出。

处理方法:严格控制给水水质,加强除氧、除盐处理,降低水中腐蚀性杂质含量;对于高温腐蚀区域,选用耐腐蚀性能更好的管材或涂层防护;定期对水冷壁管进行腐蚀检测,如采用超声测厚、内窥镜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潜在腐蚀问题并采取措施。

火电行业水冷壁壁温监测技术在不断发展演进,从传统测温方法的优化到新型光纤测温技术的崛起,以及监测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都为火电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未来,随着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相信水冷壁壁温监测将迈向更高的精准度与智能化台阶,持续推动火电行业的稳健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