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1:1 与 1:2 不同规格选择要点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1:1 与 1:2 不同规格选择要点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其1:1和2:1两种配比规格在临床应用中各有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规格的选择要点,包括抗菌活性、临床应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差异。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上使用的含量配比有1:1和2: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组成的复方制剂。
其中,头孢哌酮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在胆汁中浓度高、对铜绿假单细胞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等特点,但因其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差,细菌耐药性增长严重影响了其单独使用的疗效。舒巴坦抗菌活性较弱,但其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于耐药菌产生的各种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可保护头孢哌酮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广谱抗菌药物,具体抗菌活性如下: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革兰阳性菌活性偏弱,对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无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好。
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临床应用:
根据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含量比例的不同,目前有1:1和2:1两种。头孢哌酮:舒巴坦含量为1:1的规格有0.5g、1g和2g等;舒巴坦含量为2:1的规格有0.75g、1.5g和3g等。
头孢哌酮/舒巴坦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通常需要分2次给药,严重感染者可能需要一天3-4次给药,以增加药物与致病菌接触的时间。在用法用量上,头孢哌酮/舒巴坦1:1与2:1稍有区别,具体见下表:
受舒巴坦每日推荐最大剂量为4g限制,头孢哌酮/舒巴坦(1:1)的每日剂量可增加到8g,头孢哌酮/舒巴坦(2:1)的每日剂量可增加到12g。因此在治疗严重感染或难治性感染时,常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2:1)。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舒巴坦每日最高剂量不应超过80mg/kg,若患儿所需头孢哌酮日剂量超过80mg/kg,则必须釆用配比为2:1的制剂。
治疗不动杆菌属细菌时,需要较高剂量的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1:1)较(2:1)对细菌清除率更高,炎症改善效果更佳,建议选择配比为1:1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从而避免头孢哌酮剂量过高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出血等不良反应。
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抗菌药物强度的影响:
头孢哌酮/舒巴坦限定日剂量(DDD)只计算头孢哌酮的量,不计算酶抑制剂的量,故无论是哪种规格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的DDD均为4g。但不同比例的复方制剂,相同的用法用量时,主药的消耗量可能是不同的,对强度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如:头孢哌酮/舒巴坦(1:1)1.5g、q12h,与头孢哌酮/舒巴坦(2:1)1.5g、q12h使用时,每日主药消耗量是不同的。
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时,往往需要高剂量的舒巴坦,建议选择配比为1:1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从而减少头孢哌酮的剂量来降低使用强度。另外,对于儿童,建议选择小剂量如0.5g、0.75g规格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以节约成本,降低使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