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2A07B8100

近年来,北京市在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设施标准化建设到智能化调度指挥,从急救技术能力提升到院前院内衔接优化,北京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高效急救网络。

8月22日,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专场,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刘红梅介绍,北京构建起由北京急救中心、各区急救中心站和覆盖城乡的急救工作站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完成472处院前医疗急救设施标准化建设,较10年前增加239.56%。2023年,北京120受理急救电话90.52万人次、出车89.11万车次,较10年前分别增长130.76%、169.69%;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9.99%,较10年前提高17.11%;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较10年前缩短一半以上,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刘红梅介绍,北京持续增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有效推进院前院内一体化管理模式,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医疗急救服务需求。一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统一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号码为“120”,北京是全国唯一实现统一指挥、一级调度的省市;优化调派流程关键环节,强化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规范,基于城市交通实时路况提供救护车最优行驶路径,提升急救响应速度;加强医警联动,构建“生命救护绿波”机制,提高救护车通行效率。

二是提升调度指挥智能化水平。120调度指挥系统成功运用短信辅助精准定位、视频在线交互医学指导、系统“智能调派”等信息技术,将部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信息嵌入急救指挥系统,提升精准调度能力,实现“呼叫即急救”;拓展多种方式呼叫120,开发急救App小程序,实现二维码扫码呼叫、听障人士一键呼叫。

三是加强医疗急救技术能力。结合院前医疗急救常见的五大症候群,建立诊疗临床路径,优化急救救治流程,分级分类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培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水平,院外心搏骤停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达11.5%,居全国领先水平;成立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建立质控管理体系和监测预警机制,质控数据覆盖全流程,突出关键环节,细化到街道乡镇,推动全市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管理同质化。

四是提高院前院内衔接效率。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建立率达100%,危重症患者在救护车上得到早期评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实现“上车即入院”;建立多模式院前院内急救信息衔接平台,5G救护车与120调度指挥中心、医院急诊高清医疗影像数据同步传输,提供“一站式急救”服务;推进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电子病历、电子收费、电子发票和医保实时结算,努力打通院前医疗急救环节“最后一公里”。

本文原文来自央广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