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都需要什么手续和证据?一文详解劳动仲裁流程与证据要求
劳动仲裁都需要什么手续和证据?一文详解劳动仲裁流程与证据要求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途径,但很多人对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和所需证据并不了解。本文将详细介绍劳动仲裁所需的手续和证据,并解答劳动仲裁中公司账户冻结的相关问题。
劳动仲裁都需要什么手续和证据
劳动仲裁手续及所需证据如下:
手续方面
首先,需准备仲裁申请书,应清晰写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等,明确仲裁请求,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等,详细阐述事实与理由。
其次,提交相关身份证明,申请人为劳动者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
再者,按被申请人数量提交副本,并附上送达地址确认书。之后前往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立案,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后续程序。
证据方面
一是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二是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若主张加班工资,需提供加班的相关证据,如加班申请单、加班打卡记录等;若要求经济补偿,要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的证据。
三是其他辅助证据,如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能对案件事实起到补充证明作用。证据应当真实、合法且与案件具有关联性,以有力支撑仲裁请求。
劳动仲裁都需要哪些证据才行
劳动仲裁所需证据因具体诉求而异,以下是常见的几类:
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的证据;若未签订劳动合同,可提供工资支付记录,如银行工资流水明细,能显示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情况;还有社保缴纳记录,可通过社保部门查询打印;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及工作岗位的证件;同事证言等。
证明工资待遇的证据。工资条,明确显示工资构成、发放金额等;奖金、津贴等发放记录,如相关转账记录或签收凭证。
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加班申请单,若单位有加班审批制度,这是有力证据;考勤记录,反映实际出勤及加班时间;同事证言等。
证明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辞退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书面材料;谈话录音、录像等能体现解除原因及过程的视听资料。
总之,劳动者应根据自身诉求,收集和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
劳动仲裁冻结公司账户多长时间
劳动仲裁中公司账户冻结的时长,需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若在劳动仲裁案件执行阶段,公司履行了生效裁决确定的义务,法院会根据申请及时解除对公司账户的冻结措施;若未履行,且不存在续冻等情况,冻结期限届满后账户会自动解冻。同时,在冻结期间,若公司提出异议并经法院审查成立,也可能提前解除冻结。总之,劳动仲裁冻结公司账户的时间并非固定不变,会因多种因素产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