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柯汝读邮:老纪特六珍之 特57《黄山风景》(高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柯汝读邮:老纪特六珍之 特57《黄山风景》(高清)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AEPNSR0521DRU5.html

1963年发行的特57《黄山风景》特种邮票,是新中国邮票设计的巅峰之作。这套邮票以黄山的自然美景为主题,采用影雕套印技术,完美展现了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等独特景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套邮票的背景、特点及每枚邮票的图案内容。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黄山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淞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真可谓人间仙境。

黄山以其举世无双的自然景观而享誉全球。1985年以唯一的山岳风景区入选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区。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

1963年10月15日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特57的《黄山风景》特种邮票1套16枚,邮票图案分别是玉屏峰、迎客松、后海松石、清凉台、天都峰、剪刀峰、万松林、梦笔生花、莲花峰、西海云潮、黄山古松、东海观潮、石笋峰、石猴观海、狮子林、蓬莱三岛。

(16-1)4分 玉屏峰;(16-2)4分 迎客松;
(16-3)4分 后海松石;(16-4)4分 清凉台;
(16-5)8分 天都远眺;(16-6)剪刀峰;
(16-7)8分 万松林;(16-8)8分 梦笔生花;
(16-9)10分 莲花峰;(16-10)10分 西海云潮;
(16-11)10分 黄山古松;(16-12)10分 东海观潮;
(16-13)20分 石笋峰;(16-14)22分 石猴观海;
(16-15)30分 狮子林;(16-16)50分 蓬莱三岛。

特点:

  1. 第一套名山邮票。
  2. 被评为“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
  3. 与《金鱼》、《菊花》、《蝴蝶》、《牡丹》四套特种邮票并称特种邮票中的“五朵金花”。
  4. 经典大套票,也是名山邮票中的珍品。《黄山风景》邮票是16枚大套票。邮票图案是依据中国摄影家协会1962年在北京举办的《黄山风景摄影展览》中的部分摄影作品而设计,设计精美,方寸中构成了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卷。

  1. 是迄今为止单套面值种类最多的邮票之一。印制数量很少,其中30分和50分的只有100万枚。
  2. 特57《黄山风景》是我国第一代著名邮票雕刻家孙绍惠、唐霖坤、高品璋、孙鸿年惟一一次联袂合作之结晶,是我国影雕套印邮票中强强联手留下的绝妙极品,在中国邮票雕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里程碑意义。特57《黄山风景》邮票的设计者,是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专业邮票设计师”的邮政部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主任孙传哲先生。1962年初,当他在北京观看了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黄山风景摄影展》后,顿时被黄山的风景所折服,于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黄山风景申报邮票选题、列入发行计划并投入设计。这套邮票是他毕生设计出的150套邮票中最为满意的一套,是邮票设计大师的绝唱性代表作。

欣赏

1. 玉屏峰

图案描绘了黄山玉屏峰的姿态。玉屏峰位于文殊院的后面,海拔1680米,怪石嶙峋,高耸陡峭,岩石缝隙中生长着树形奇特的青松,或倒悬,或偃卧。设计者采用竖式票幅,运用仰视角度造型,突出表现了这座玉石屏风的雄伟险峻。

2. 迎客松

图案是生长在黄山南部玉屏楼东文殊院洞顶的迎客松形象。松破石而长,枝干苍劲,针叶青翠,形态优美,寿逾千年。只见它伸出一枝长丫低垂文殊院洞口,好像一位热情殷勤的主人,正在招手迎接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游客,故称“迎客松”。画面前景上的松树和山峰,为雕刻版,刀法细腻有力,形象准确鲜明;背景上的天色和山峦,为影写版,柔和明亮,若隐若现,创造出了一种清新愉快的气氛,使人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迎客松所特有的那份诚恳和热情。

3. 后海松石

后海”指黄山的后山,即北边的一面。那里遍山松树,枝干挺拔。仰望远处云霞高峰,好像一幅山水画,美妙佳绝。画面由近而远,色彩由深而浅,分为五层:近处的参天古松和峻峭峰岩为黑色,紧挨着的山峰呈深蓝色,这两层采用雕刻版印制,线条清晰,形象鲜明;稍远处的浅蓝色两峰之间,有一峰颇似航海观音,故称为“观音峰”,最远处色淡朦胧的一座座山峰,和淡淡的天色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影写版的印刷效果,把后海的古松和峻峭的奇峰怪石衬托得更加鲜明。

4. 清凉台

清凉台原名法台,为黄山九台之首,位于狮子峰腰部,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台突出在三面临空的一座危岩上,台上设有石栏,游人可以凭栏远眺。清凉台是观后山云海和日出的最佳处。在竖式票幅上,设计者采用仰视角度造型,高高危岩之上的清凉台白色石栏,悬崖上名为“破石”、“扇子”等千姿百态的古松,十分醒目突出;远山和天色和谐地融为一体,洁净淡雅,透着一股清凉;游人站立在清凉台上,凭栏远眺,指点着,仿佛是在等待日出的辉煌时刻。

5. 天都远眺

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海拔 1810米。它鹤立于黄山东南部的万峰丛中,云雾缭绕,气势磅礴,雄伟瑰丽,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的都城。这枚邮票图案犹如一幅木刻和彩墨国画,由近及远,由下而上,最后集中在天都峰上;近处黑岩隐定,背后的云雾、淡山、大边骄阳烘托渲染,天都峰本身虽然只占画面的 1/3,但它巍然屹立,气势很足,比较成功地刻画出了黄山第二峰的雄伟姿态。

6. 剪刀峰

剪刀峰立于天都峰西南。因山峰的形状像剪刀模样,故而得名。画面采用桔红色,显示夕阳斜照的瑰丽景色;远处用灰色表示薄雾已经降临,增添了无穷意境,具有水彩画的特点。

7. 万松林

画面以白云缭绕的远山为背景,采用雕刻版技术印刷古松,房舍建筑点缀其间,线条清晰,既表现了这片千百年古松林的自然神采,也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8. 梦笔生花

梦笔生花是一根石柱,矗立在散花坞里。它的形状恰似书法家的一支斗笔,下部粗壮,顶部尖锐。一株松树竟从石缝中盘旋而出,绿茵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状很像一个人躺在那里睡觉,游人故称此景为“梦笔生花”。雕刻版印刷技术把坚韧不拔的奇峰和刚强朴实的古松性格刻画得很生动,而影写版印刷技术把远处的几株松树表现得十分淡雅,使画面富有生气,颇似一幅套色版画。

9. 莲花峰

莲花峰是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中最高峰,海拔 1873 米。它峻峭高耸于黄山中心部分,气魄雄伟,主峰突出,四周小峰簇拥,俨若一朵初开的新莲,对天怒放。登上峰顶,犹如置身于云天胜地;雨后云海,尤为壮观。艺术家站在玉屏楼上远眺莲花峰,近处巍然耸立的迎客松,采用雕刻技术印刷,形象鲜明,英姿勃勃;远处挺立于霞光里的莲花峰,云雾缭绕,姿态万千。

10. 西海云潮

观看“西海云潮”的最佳处是北海宾馆西边的排云亭。排云亭和清凉台一样,也是建筑在一座面临深谷的悬岩上。两边层峦叠翠,上出重霄。亭前视野辽阔,海底景物像是手工雕刻的工艺品。艺术家站在排云亭上,举目远眺,云海汹涌翻滚,重重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形态变幻万千,生动地展现出了“西海云潮”犹如童话般的自然奇观。

11. 黄山古松

图案展现了生长在始信峰上的“黄山古松”形象。艺术家以柔和明亮的天色和淡雅清爽的山峰松林为背景,将镜头对准了这棵黄山古松:粗壮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缝之中,枝干突破图案边框伸向云天之外,气势雄伟,生动地塑造了一种傲霜斗雪的顽强性格。

12. 东海观潮

在东海门观看东海云潮,白浪滚滚而来,犹如翻江倒海,披霞挂彩,十分壮观。画面上云海滚滚,远山起伏,朝霞似锦,仿佛有一轮红日喷薄欲出,捕捉住了黄山早晨景色的特征。

13. 石笋峰

石笋峰上有形似入神对奕的巧石,名为“仙人下棋”。左面峰上一根根石柱矗立,形若竹笋,人们称之为“十八罗汉朝南海” 黄山的石笋堪称天下三奇(雁荡的龙湫、匡庐的瀑布和黄山的石笋)之一。在横式票幅上,一根根石柱参差林立,奇姿峥嵘,胜似雨后春笋,蔚为壮观。

14. 石猴观海

设计者对画面近景上的山峰和树木,采用雕刻版印刷,形象清晰鲜明;画面远景上的云海,采用影写版印制,气势雄浑,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15. 狮子林

设计者在横式票幅上,采用影雕套印的技术,背景上的山峰和天色柔和均匀,近景上的奇松和古柏挺拔清晰,整个画面层次丰富,相映相辅,生动地展现出了黄山狮子林那种雄伟、奇特而又变幻无穷的自然风光。

16. 蓬莱三岛

设计者在横式票幅上,将“蓬莱三岛”置于画面中心,采用雕刻版印制,山体和奇松伸手可触,衬以明亮的天色和隐现的山峰,整个画面和谐清新,能够给人一种身临仙境的艺术感受。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