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精神病”≠“神经病”,走出认知误区,拒绝污名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精神病”≠“神经病”,走出认知误区,拒绝污名化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UCVJ270514SCV6.html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常常将"神经病"和"精神病"这两个词混为一谈,甚至用作贬义词。然而,这两个词所指代的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理解这些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相关疾病,更能减少对患者的误解和歧视。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本质区别

在日常用语中,“神经病”和“精神病”经常被交替使用,但它们指代的是不同的概念。

  1. 定义与发病机制

神经疾病:指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如脑出血、帕金森病等,这些病变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身体功能障碍。

精神疾病:涉及大脑功能紊乱,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的异常,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这些疾病不涉及具体的器质性损害。

  1. 症状与影响

神经疾病:症状包括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反射异常等,这些症状通常与神经系统的具体病变相关。

精神疾病: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这些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1. 常见的疾病种类

神经疾病:帕金森病、痴呆、癫痫脑炎、面瘫、重症肌无力等。

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病的诊断通常可以通过精密仪器进行,如脑电图、CT、MRI等,这些检查能够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治疗方面,则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如抗感染、营养神经等。

精神病的诊断则相对复杂,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既往史、各种量表及症状综合评定。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综合性方法。药物治疗是通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来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情感;物理治疗则包括电休克治疗等。

正确认识两种疾病

现实生活中最困扰患者的不是两种疾病的区分和治疗,而是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和污名化。

很多人习惯性地把精神疾病患者和“神经病”“疯子”等同起来。

当精神疾病被污名化时,患者不仅要与疾病做斗争,还要同随之而来的社会偏见和歧视做斗争。这可能会迫使患者隐藏或否认自己的心理问题,拒绝寻求帮助或治疗。甚至将污名内化,发展为自身的偏见和歧视,产生病耻感。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参与。作为大众的我们可以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精神疾病,认识到精神疾病与身体疾病一样,都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并非患者的选择或过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