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BITDA是什么财务指标?详解EBITDA的含义、计算及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BITDA是什么财务指标?详解EBITDA的含义、计算及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nanbao.cn/news/20230117/17584301.html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财务指标,广泛应用于金融、会计和投资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EBITDA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EBITDA的基本概念

EBITDA,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这一指标被私人资本公司广泛使用,用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作为一种利润衡量指标,虽然目前国内的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指引没有强制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EBITDA值,但投资者和分析员可以根据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很容易计算出公司的EBITDA值。

营业利润、所得税和利息支出这三项会在损益表和财务附注中出现,折旧和摊销两项通常在财务报表附注或者现金流量表中可以找到。计算EBITDA的捷径是先找到营业利润这项,不过,和境外公司披露的营业利润(通常也称做EBIT-息税前利润)不同,国内公司的营业利润是剪掉财务费用后的,所以要先把财务费用加回营业利润后,再把折旧和摊销两项费用加回去,就可以得出EBITDA了。

EBITDA的历史背景

EBITDA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使用杠杆收购的投资机构在对那些需要再融资的账面亏损企业进行评估时开始被大量使用。他们通过计算EBITDA来快速检查公司是否有能力来偿还这笔融资的利息。玩杠杆收购的那些投资银行家们推广了EBITDA的使用,他们通过EBITDA来检测某家公司是否有能力偿还短期(1-2年)贷款。至少,从理论上讲,EBITDA利息覆盖率(EBITDA除以财务费用)可以让投资者知道这家公司在再融资之后究竟是否有足够利润支付利息费用。

EBITDA的计算公式

下面简单说明下。国内净利润是这么算的(假如没有其他业务收支和营业外收支):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费用和税金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税前净利润

而西方是这么算的: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SG&A(selling, general & Administration cost)
  • =EBITDA

他们的SG&A(类似我国的会计科目“管理费用”),其本生不包括折旧和摊销等非现金项目。而我们的“管理费用”除了人员工资、福利、差旅、资产评估、起诉等等一大堆外,还包括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及商誉的摊销的。因此,我们在在扣除了“管理费用”后,必须要把折旧和摊销加回来。因此,我们仅仅用文中的“营业费用”一带而过是不行的。不如用税前净利润来推算EBITDA

  • 税前净利润
  • +利息
  • +折旧
  • +摊销
  • =EBITDA

这样就清楚多了。

EBITDA的运用

最初私人资本公司运用EBITDA,而不考虑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认为更精确的数字来代替他们,他们移除利息和税项,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税率计算方法以及新的资本结构下的财务成本算法。摊销费用被排除在外,是因为它衡量的是前期获得的无形资产,而不是本期现金开支。折旧是对资本支出的非直接的回顾,也被排除在外,并被一个未来资本开支的估算值所代替。后来,许多上市公司、分析师以及媒体记者亦纷纷怂恿投资人用EBITDA去衡量上市公司的现金情况。EBITDA常被拿来和现金流比较,因为它和净收入之间的差距就是两项对现金流没有影响的开支项目,即折旧和摊销。

为什么EBITDA会误入歧途

然而,上市公司将EBITDA等同于现金流,却是一个非常不可取、很容易将企业导入歧途的做法!原因何在?

  • 它排除了利息和税项,但它们却是真实的现金开支项目,而并非总是可选的,一个公司必须支付它的税款和贷款。
  • 它并没有将所有的非现金项目都排除在外。只有折旧和摊销被排除掉了,EBITDA中没有调整地非现金项目还有备抵坏账、计提存货减值和股票期权成本。
  • 不同于现金流对营运资本的准确量度,EBITDA忽略了营运资本的变化情况。例如,营运资本的额外投资就意味着消耗现金。
  • 最后,EBITDA的最大缺点反映在“E”上,即利润项上。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保修成本、重构开支以及备抵坏账的准备金不足或超支,那么它的利润项都会发生变化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很容易被EBITDA导入歧途。如果它过早地报告经营收入,或是将一些普通成本视作资本投入,那么EBITDA报告的利润结果也是值得可疑的。如果它通过资本来回交易的方式膨胀收入,这种情况下,EBITDA报告的利润结果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

EBIT与EBITDA的区别

EBIT,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税前利润,从字面意思可知是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计算公式有两种,EBIT=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或EBIT=经营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计算公式为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或EBITDA=EBIT+折旧+摊销。

EBIT主要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EBITDA则主要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他们都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动情况,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比较重视的两个指标,通过在计算利润时剔除掉一些因素,可以使利润的计算口径更方便投资者使用。

EBIT通过剔除所得税和利息,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目时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这样方便投资者将项目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行考察。EBIT与净利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剔除了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的影响。如此,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之间,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有多大差异,或是资本结构有多大的差异,都能够拿出EBIT这类指标来更为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而同一企业在分析不同时期盈利能力变化时,使用EBIT也较净利润更具可比性。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EBITDA第一次被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广泛使用。但当时投资者更多的将它视为评价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EBITDA开始被实业界广泛接受,因为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前期资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个很长的期间内对前期投入进行摊销的行业,比如核电行业、酒店业、物业出租业等。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和市场评论家们推荐投资者使用EBITDA进行分析。

EBITDA也经常被拿来与企业现金流进行比较,因为它对净利润加入了两个对现金没有任何影响的主要费用科目——折旧和摊销,然而由于并没有考虑补充营运资金以及重置设备的现金需求,并不能就此简单的将EBITDA与现金流对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