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豆素类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豆素类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9838767_121894856/?pvid=000115_3w_a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于伞形科、芸香科、菊科、豆科以及兰科等植物中。这些化合物也是许多常用中草药的主要成分,如补骨脂、前胡、独活、白芷和秦皮等。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补肾、健脾、祛风和燥湿等功能,在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然而,随着香豆素类中草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相关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在不断增多,这引发了人们对这类中草药安全性的关注。因此,本研究旨在对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在中药中的存在形式、药理作用及其潜在的毒性机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以便为中医药产业和保健食品产业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苯骈α-吡喃酮,其分子量较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根据结构特点,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以及其他类型。简单香豆素主要在双子叶植物中存在,如补骨脂、前胡、独活、白芷、秦皮、蛇床子和茵陈等。这些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可能受到化学结构的影响,如在苯骈α-吡喃酮核心苯环上进行取代反应,或者在简单香豆素核心苯环上添加杂环化合物生成复杂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是在香豆素母核上所存在的异戊烯基与其邻位的酚羟基环合而成,而吡喃香豆素则是由香豆素母核上所存在的异戊烯基与其邻位的酚羟基环合而成。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