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算:一个凡人如何拿起观音菩萨的羊脂玉净瓶?
科学计算:一个凡人如何拿起观音菩萨的羊脂玉净瓶?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羊脂玉净瓶是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法器。孙悟空曾试图拿起它,但未能成功。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的好奇:究竟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拿起这个净瓶?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图文无关
净瓶的重量估算
在《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中,孙悟空去请观音菩萨帮忙降服红孩儿。菩萨让孙悟空去拿她的羊脂玉净瓶,孙悟空使尽浑身力气,净瓶却纹丝未动。菩萨笑言这净瓶平日里是靠大海中的水来滋养,孙悟空没有架海的斤量,所以拿不动。随后,菩萨轻轻拿起净瓶,展示了她的高深法力。
拿起羊脂玉净瓶,需要多大的力量?由于《西游记》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衡量标准和相关数据,若非要推测拿起羊脂玉净瓶的具体力量数值,那可能需要以能承载整个大海的重量来估算。
假设海洋平均深度为 4000 米,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 3.6 亿平方千米,海水的密度约为 1030 千克/立方米。通过计算可得海洋水的总体积约为 1.44×10^18 立方米,总体质量约为 1.48×10^21 千克。
要拿起羊脂玉净瓶相当于要能承受如此巨大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大约是 1.45×10^22 牛顿。但这仅仅是一个非常粗略且极不精确的推测,毕竟这只是神话中的设定。
净瓶内部物质的推测
假设羊脂玉净瓶真的有1.48×10^21 千克,里面会是什么物质?
从现实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真有这样一个瓶子达到设定的 1.48×10^21 千克的重量,那么里面物质的密度必将远远高于夸克星物质的密度。
因为按照夸克星物质的密度来计算,所需的体积远远超出一个瓶子所能容纳的范围。所以要在瓶子有限的体积内达到如此巨大的质量,物质的密度必然要比夸克星物质高得多。但这完全是基于假设和理论推测,目前已知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无法达到这样的超高密度。夸克星物质的密度比中子星物质更高,约为 1×10^20 千克/立方米。
若瓶子里是夸克星物质,质量为 1.48×10^21 千克,密度为 1×10^20 千克/立方米,则体积约为 148 立方米。
148 立方米对于一个瓶子来说仍然是极大的体积,所以也不太可能是夸克星物质。但这同样只是基于目前对这些极端天体物质的有限认知和理论推测。
物质压缩与黑洞
假设将1.48×10^21 千克的物质压缩进羊脂玉净瓶大小的空间体积,这些物质会变为黑洞吗?
假设这个瓶子的形状近似圆柱体,高度为 20 公分(0.2 米),瓶口直径为 10 厘米(0.1 米),那么半径为 0.05 米。
瓶子的体积 V = π×(0.05)^2×0.2 ≈ 0.00157 立方米
同样根据史瓦西半径公式 R_s = \frac{2GM}{c^2} ,其中 G 是引力常数(G = 6.67×10^{-11} N·m²/kg²),M = 1.48×10^{21} kg ,c 是光速(c = 3×10^8 m/s)
\begin{align*} R_s&=\frac{2×6.67×10^{-11}×1.48×10^{21}}{(3×10^8)^2}\\ &=\frac{1.97×10^{11}}{9×10^{16}}\\ &\approx 2.19×10^{-6} m \end{align*}
换算成立方米为 2.19×10^{-18} 立方米
而瓶子体积约为 0.00157 立方米,远大于形成黑洞的史瓦西半径所对应的体积 2.19×10^{-18} 立方米。
所以,将 1.48×10^21 千克的物质压缩进这样大小的瓶子,这些物质不会变成黑洞。
能举起净瓶的人
假设一个人力量很大,可以拿起装有1.48×10^21 千克的物质,这会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存在这样一个人能够拿起装有 1.48×10^21 千克的物质,那这个人的形态和能力将完全超越我们目前对人类的认知和物理规律的限制。
从力量方面来看,这个人拥有的力量几乎是无限的,他的肌肉和骨骼结构必然与常人截然不同。可能他的肌肉纤维强度极高,能够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而不崩坏;骨骼可能由某种未知的、强度极大的材料构成,能够支撑起如此巨大的重量而不折断。
从能量供应角度,他的身体需要一种极其高效且强大的能量产生和传输系统,以提供举起如此重物所需的巨大能量。这可能意味着他的体内存在一种全新的能量转化机制,远远超越了我们所知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体型上,他会非常巨大,以适应强大力量所需要的身体结构。但也有可能他的身体构造遵循着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知的物理和生物规则,从而能够在相对较小的体型下发挥出这种超乎寻常的力量。
假设这个人的密度与正常人体密度相近,约为 1000 千克/立方米。
已知物质质量为 1.48×10^21 千克,根据体积 = 质量÷密度,可得这个人的体积为 1.48×10^18 立方米。
假设这个人的形状近似为长方体,为了方便计算,假设其长、宽、高比例为 1:1:2。
设长、宽、高分别为 x、x、2x,则体积为 2x³ = 1.48×10^18 立方米,解得 x ≈ 5.29×10^5 米。
则长、宽约为 5.29×10^5 米,高约为 1.06×10^6 米。
1.06×10^6 米约等于 1060 千米。
打个比方,地球的直径约为 12742 千米,这个人的高度大约是地球直径的十二分之一。或者说,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的 10 倍多。这种高度是极其巨大且超乎想象的,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已知的物体或生物的尺寸。
这种体型远远超出了我们对生物的认知,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只是基于假设和简单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基于这个极度假设的情景进行的纯粹想象和推测。
凡人如何举起净瓶
假如一个凡人,也可以举起羊脂玉净瓶,这个瓶子重量为1.48×10^21 千克,应该如何做到?如何让这个凡人感受不到这个重量,但是倾倒出瓶子里面的物质,就立即释放出这么重的物质?
在目前已知的科学理论中,没有任何方法能让一个凡人举起如此重量的物体却感受不到重量,并且在倾倒瓶子里的物质时又立即释放出这么重的物质。
这种情景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物理规律和科学认知。重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引力相互作用产生的,要消除这种巨大质量产生的重量效应,目前的科学还无法提供可行的理论或方法。
如果非要推测一个办法,那假设未来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引力屏蔽场”技术。
当瓶子处于这种场中时,其内部物质产生的引力场被完全屏蔽,从而让瓶子外部感受不到重量。而当打开瓶子倾倒时,屏蔽场关闭,物质的引力效应恢复,此时就会表现出 1.48×10^21 千克的重量。
但这完全是基于极度假设和推测的想法,远远超出了当前的科学认知和技术水平。
如果人类真的拥有极其强大且有效的引力屏蔽场技术,从理论上讲,一个普通人在屏蔽场的作用下,确实有可能举起原本质量极其巨大,甚至如同恒星般重的物质。
因为在引力屏蔽场的作用下,物质产生的引力效应被屏蔽,物体对于外界就不再表现出巨大的重量。所以只要屏蔽场能够完全且稳定地发挥作用,普通人举起原本极重的物体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然而,这仍然是基于假设的极其超前的想象,目前的科学技术距离实现这样的设想还非常遥远。
根据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的划分,这种引力屏蔽技术很可能需要达到至少四级文明甚至更高才有可能被发明。
一级文明能够掌控和利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二级文明可以掌控和利用所在恒星系的能源;三级文明能够掌控和利用所在星系的能源。
而引力屏蔽技术这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引力作用的技术,需要对宇宙的基本规律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和掌控,并且具备超乎想象的科技水平和能源利用能力,很可能只有在能够掌控整个宇宙大部分能量和资源的四级文明及以上,才有希望实现这样的技术突破。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明等级的划分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实际的科技发展路径和可能达到的成果可能会超出这种简单的划分方式。
在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的设定中,神级文明很可能具备发明这种引力屏蔽技术的能力。
神级文明拥有超越人类想象的科技水平和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掌控能力。他们能够进行维度操作、制造小宇宙等极其高级和复杂的行为,相比之下,发明引力屏蔽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很大可能性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