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禁采禁食野生蘑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禁采禁食野生蘑菇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36875

近期,雨水增多导致野生蘑菇大量生长。虽然野生蘑菇味道鲜美,但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野生蘑菇中毒的类型、症状以及预防和急救措施,帮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野生蘑菇中毒的六种类型

1. 胃肠中毒型


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 神经精神型

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 溶血型


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 肝脏损害型


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5.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

6. 光过敏性皮炎型


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具体措施

  1. 珍惜生命,切勿采食野蘑菇
  2.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慎防食物中毒
  3. 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型相似,极易误食中毒,请勿自采自食,危及生命安全
  4.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谨防野生蘑菇中毒
  5. 注意饮食安全,慎食野生蘑菇
  6. 不吃野生菌,防食物中毒
  7. 野生蘑菇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切勿采食
  8.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采摘采购、加工出售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虽然美味,但是在未能辨别情况下切勿采摘食用,以免误食毒蘑菇导致食物中毒。蘑菇的毒源复杂,毒素的性质很稳定,一般的蒸、煮、烧等烹饪方法,或把毒蘑菇晒干,都不能把毒素去掉,目前已成为食源性中毒的主要类型之一。

如何区分毒蘑菇

我们并不能自己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民间流传的诸多方法都不正确,某些毒蘑菇与常见的食用菌长得太像,甚至连专家也无法通过外表识别。而且在野外各种蘑菇混生,无毒的蘑菇也可能沾染毒蘑菇的菌丝,即使你真的能 " 慧眼识菇 ",采摘了无毒的蘑菇回家食用仍然会有中毒的风险。

急救措施

  • 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 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千万别拖延。
  • 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 保留剩余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此外,专家建议吃蘑菇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方法

毒蘑菇与食用菇外观相似,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

再次提醒大家:吃菌千万朵,安全第一条!不要采摘野蘑菇!不要食用野蘑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