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吃蛋白質增肌,錯過這3小時根本白費!一天三餐「這樣吃」肌肉增長25%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吃蛋白質增肌,錯過這3小時根本白費!一天三餐「這樣吃」肌肉增長25%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52830

增肌的关键时机是什么?如何科学摄入蛋白质才能最大化肌肉增长效果?本文将为您揭示肌肉生长的黄金时间窗口,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分配蛋白质摄入来促进肌肉合成。

肌肉生長的黃金時機:進食後3小時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許多人誤以為睡眠是增肌最重要的時間,但事實上,肌肉生長的「黃金3小時」其實就是進食後的那3小時。

他進一步說明,人體的肌肉就像一棟正在建造的房子,其建造過程涉及2個關鍵步驟:拆除舊建材(MPB,肌肉蛋白分解)和增加新建材(MPS,肌肉蛋白合成)。MPS就像是建材的運送與施工,當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特別是在運動後、進食後的「黃金3小時」,身體就會積極地將新的蛋白質加入肌肉中,使其變得更大更堅固。相對地,MPB則像是拆除舊的、受損的建材,以維持肌肉健康。

增肌需要足夠的胺基酸和刺激,特別是在肌力訓練後攝取蛋白質,更能有效啟動肌肉蛋白合成。如果運動後沒有補充蛋白質,肌肉蛋白質的淨平衡會持續處於負值,難以增加肌肉量。雖然睡眠對恢復很重要,但如果晚上沒有進食,就算拼命訓練,睡眠時間也不會促進肌肉生長。 研究發現,睡前補充蛋白質,夜間肌肉合成速率可提升約20%以上。 因此,想增肌就要確保有足夠的營養攝取,光靠睡覺還不夠。

一天總蛋白質攝取要足夠 分配方式也很重要

蕭捷健提到,增肌的基礎是一天要攝取足夠蛋白質,但如何分配也很關鍵。研究比較了「三餐各約30克」和「早餐10克、午餐16克、晚餐63克」兩種攝取方式,結果發現平均分配到各餐的組別,24小時的肌肉蛋白合成率大約高出25%。因此, 與其將蛋白質集中在單一餐,不如平均分配到一天的各餐,能讓肌肉蛋白合成效率更好。

單次攝取過量蛋白質 身體未必能有效利用

蕭捷健強調,人體對蛋白質具有很高的消化吸收能力,即使一次攝入大量蛋白質,絕大部分胺基酸仍能被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然而,吸收並不等同於有效利用於肌肉合成;當攝入蛋白質超過一定量後,肌肉蛋白質合成(MPS)的速率會趨於飽和,多餘的胺基酸可能被氧化供能或轉化為尿素等代謝產物,增加腎臟負擔。

2023年的一項研究,讓受試者在力量訓練後分別攝入安慰劑、25克和100克乳蛋白,結果發現,餐後12小時,單次100克蛋白質組的肌肉蛋白合成總量比25克組高出約30%。隨著單次攝取量增加,邊際效益會遞減:超過一定劑量後,每增加10克蛋白質帶來的額外肌肉合成刺激,遠低於前20~30克時的效益。蕭捷健說,為了最大化合成反應又避免浪費,可將每餐蛋白質目標設定在約0.4克/公斤體重左右。

如何有效增肌?MPS與MPB平衡的關鍵策略

蕭捷健表示,肌肉的增長取決於MPS(肌肉蛋白合成)和MPB(肌肉蛋白分解)之間的平衡,當MPS大於MPB時,肌肉才會增長。想增肌就別把重點全放在「睡眠期間」,也別一口氣吞下大量蛋白質;平均分配總蛋白質攝取,再加上規律的運動和足夠的睡眠,才是更有效的增肌策略。

提高MPS的方法包括:運動後補充蛋白質(0.3~0.4克/公斤體重)、定時進食蛋白質(每3~5小時吃一次)、攝取優質蛋白質(如蛋、雞肉、魚、乳製品、大豆蛋白)以及睡前補充蛋白質等。

降低MPB的方法則包括:避免長時間不吃東西、避免極低熱量飲食以及確保充分的恢復與睡眠等。長期熱量不足或缺乏休息,都可能導致身體分解更多肌肉。

本文原文来自TVBS健康频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