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出海”:我命由我,踏出一条自己的路
哪吒“出海”:我命由我,踏出一条自己的路
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已经突破百亿元,跻身全球动画电影前三甲,同时成为全球影史票房榜单前20名中,唯一的非好莱坞影片。
哪吒“出海”
就在《哪吒2》正式迈入“百亿票房俱乐部”的当天,影片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市场正式上映。
据华人影业公布的数据,目前《哪吒2》在北美地区排片总数突破700间,仅预售票房就超越了近20年华语片首周末票房。此外,澳新地区排片总数突破116间,也斩获近20年华语片澳新地区点映票房冠军。
截至目前,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平台上,《哪吒2》已收获8.3分的高评分。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哪吒2》海外票房已经达到86.5万美元,且还在持续上升。随着后续电影陆续在其他海外地区上映,《哪吒2》还将迎来一波票房的增长。
一场“托举”
影片中1948个特效镜头、超过10000个特效元素,由全国138家动画公司的4000多名动画人共同托举完成。
其中既有传统影视巨头,也有业内知名的专业动漫公司,还有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工作室。
导演饺子对作品的要求极为苛刻。参与过这场“死磕”的山东新视觉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梁天深有感触:“观众的一眨眼,可能就是整个团队一周的心血。”他解释道,每秒包含24帧画面,每一个细节必须经得起放大和推敲。鹿童坐骑上的刺绣是一笔一画手工绘制的,就连背景中每一片荷叶都不会有重复。
走得更远
从2011年《魁拔》系列让人眼前一亮,到2015年《大圣归来》获得广泛赞誉,再到2019年《哪吒1》的诞生,中国动画电影逐渐摆脱了低幼化、单一化的标签,开始朝着多元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像是近些年涌现出《深海》《雄狮少年》《长安三万里》等各具特色的作品,都在试图以厚重的情感内核和精妙的视觉表达探索艺术的边界。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提到,《哪吒2》不仅是一部“百亿级”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科幻大片《流浪地球》、3A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到动画电影《哪吒》,有评论指出,一系列文化作品的出圈,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正从单点爆发走向系统优势。
接下来,中国动画电影如何踏出并走好一条自己的路?王鹏建议,应当在内容、技术和产业三个维度上持续深耕。通过不断挖掘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融合国际化的叙事语言,提升技术制作水平和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身。让世界通过动画窗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哪吒2》海外上映预告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