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萱草:自古能忘忧,中国母亲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萱草:自古能忘忧,中国母亲花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zhzyw.com/zycs/mh/194261618ECH235F5F11D8HC.html

萱草,又称谖草、黄花菜等,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被誉为"母亲花",象征着孝道与忘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萱草的植物特征、药用价值及其深厚的文化意义。

萱草,又名谖草、黄花菜、宜男、鹿葱、忘忧草、疗愁等,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秋挖其根,干燥后可入药。萱草味甘、性凉,入脾、肺经,有利水、凉血之功,可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等。

古代学者认为萱草使人欢乐忘忧,如三国嵇康的《养生论》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唐代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曰:“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言:“萱草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李时珍认为:“忧思不能自遣,故欲树此花,玩味以忘忧也。吴人谓之疗愁。”

大量古诗文把萱草忘忧与孝敬母亲一同吟诵。如《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宋代朱熹注:“谖,忘也。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背,北堂也,指母亲居处。意指古时游子远行之前,为母亲居处植萱草,以减轻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忘忧解烦。特别是孟郊的《游子诗》影响巨大,曰:“萱草生堂阶,游生行天涯。慈母倚堂前,不见萱草花。”还有元代王冕《偶书》诗,“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怀为母寿,所喜无喧哗。”明代徐渭《萱草》云:“偶尔闲涂堂北影,却疑心上却忘忧。”后来萱草成为母亲之代称。明代朱权《荆钗记》曰:“不幸楼庭殒丧,深赖萱庭训诲成人。”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传奇·闹殤》载:“当今生花开一红,愿来生把萱楼再奉。”如为母祝寿联:“萱草挺秀辉南极,梅萼舒芳绕北堂。”“蟠桃子结三千岁,萱草花开八百春。”萱草堪称中国的母亲花。


此《萱草图》中草茂花挺,作画时适逢丁酉鸡年,遂取母鸡雏鸡入画,以应《诗经》"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之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