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逃逸致人死亡和死亡后逃逸的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逃逸致人死亡和死亡后逃逸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4151945.aspx

在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行为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本文将详细解析逃逸致人死亡和死亡后逃逸的区别,以及撞人顶替和无证醉驾逆行撞死人的量刑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条款。

逃逸致人死亡和死亡后逃逸的区别

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死亡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造成被害人死亡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此时,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而是在被害人已经死亡的情况下实施的后续逃避行为。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因果关系不同,逃逸致人死亡中逃逸行为导致了死亡结果,而死亡后逃逸中死亡结果在先;二是主观故意不同,逃逸致人死亡主要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且对死亡结果持过失态度,死亡后逃逸则主要是为了逃避罪责。

例如,甲交通肇事后将伤者弃于路边后逃逸,伤者因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这属于逃逸致人死亡;乙交通肇事致被害人死亡后逃离现场,这就是死亡后逃逸。

撞人顶替怎么判刑的

撞人后进行顶替的行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

交通肇事罪方面,根据肇事后果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刑罚。如果只是致人轻伤,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造成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包庇罪方面,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撞人顶替这种既有交通肇事行为又有包庇行为的案件,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数罪并罚,以体现法律对这种恶劣行为的严厉制裁。

无证醉驾且逆行撞死人判几年刑

无证醉驾且逆行撞死人属于情节极为恶劣的交通肇事行为,通常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首先,醉驾本身就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在这种情况下还无证驾驶且逆行,其对公共安全的危害程度大幅增加。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交通法规,漠视他人生命安全,依法应受到严厉惩处。

其次,造成一人死亡的后果,符合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况。

最后,综合考虑其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法院在量刑时会充分考量,一般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有自首、积极赔偿等从轻情节,可在量刑时适当予以考虑,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改变其行为的严重性和应受的刑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