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是什么意思
雄激素性脱发是什么意思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主要由体内雄激素代谢异常引起,导致毛囊生长周期受影响,头发逐渐变细、变软并最终脱落。这种脱发类型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有发生,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介绍雄激素性脱发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常见问题。
原因
雄激素分泌过多:当睾酮和雄烯二酮在体内经过特定酶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时,问题可能出现。二氢睾酮与毛囊细胞中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会使毛囊逐渐微小化。原本粗壮的毛囊在长期受二氢睾酮影响下,生长出的头发会越来越细、越来越短,直至毛囊无法再维持头发的生长,头发便会脱落。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雄激素性脱发的患者,个体发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种遗传可能与多个基因相关,且遗传方式较为复杂,并非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规律。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天生对雄激素的敏感性较高,其毛囊更容易受到二氢睾酮的攻击,从而在青春期后,随着雄激素分泌逐渐增多,脱发症状便开始逐渐显现并加重。
临床表现
在男性早期多表现为前额两侧头发逐渐稀疏,发际线呈M型后移。随着病情进展,头顶头发也会逐渐减少,最终可能仅残留枕部和颞部一圈头发,形成所谓的地中海发型。
而女性患者则主要是头顶的头发弥漫性稀疏,发际线一般保持相对完整,但头发整体密度明显降低,发缝逐渐变宽。脱发过程通常是渐进性的,从头发变细变软开始,到明显的头发脱落,可能会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且在不同个体之间,脱发的速度和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脱发的起始时间、发展过程、家族脱发史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重点观察头发的分布、密度、质地以及头皮的状况等。
实验室检查:如检测血液中的雄激素水平、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等指标,虽然这些指标并非绝对特异,但可以辅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脱发的内分泌疾病。
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雄激素性脱发常可见到毛发粗细不均、毳毛增多、毛囊单位中毛发数目减少等特征性表现,从而为诊断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用药,如男性患者使用雄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二氢睾酮的生成,从而减缓脱发进程并促进头发生长。外用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头皮,扩张血管,改善毛囊的血液供应,刺激毛囊生长
毛发移植手术:适用于脱发较为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该手术通过将后枕部健康的毛囊提取并移植到脱发区域,使脱发区域重新长出头发,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且费用较高。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高糖、高脂肪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雄激素性脱发多久能够恢复
轻度雄激素性脱发:通常表现为额颞部发际线轻度后移,或头顶毛发轻度稀疏,但仍可看到头皮。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大约在使用3-6个月后可能会开始看到效果,如脱发减少,细小的绒毛开始生长。持续使用1-2年,头发的密度和生长状况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中度雄激素性脱发:额颞部发际线进一步后移,头顶毛发明显稀疏,头皮外露较为明显。此时毛囊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萎缩,但仍有部分存活。一般在连续服用非那雄胺3-6个月,脱发量会逐渐减少,头发的质地可能开始有所改善。持续治疗2-3年,头顶毛发的密度可能有所增加,发际线后移的速度会显著减缓。
重度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额颞部发际线严重后移,头顶几乎光秃,仅残留少量稀疏的毛发,毛囊大部分已经萎缩甚至坏死。大约在术后3-6个月会有初步的效果,新头发开始生长。但要达到理想的外观效果,可能需要6-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