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牛顿环实验是光学中一个经典的实验,通过观察光的等厚干涉现象,不仅可以了解干涉条纹的特点,还可以用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名称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实验目的
- 观察光的等厚干涉现象,了解干涉条纹特点。
- 利用干涉原理测透镜曲率半径。
- 学习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实验仪器
牛顿环装置(其中透镜的曲率未知)、钠光灯(波长为589.3nm)、读数显微镜(附有反射镜)。
实验原理
将一块曲率半径R较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个光学平板玻璃上,使平凸透镜的球面AOB与平面玻璃CD面相切于O点,组成牛顿环装置,如图所示,则在平凸透镜球面与平板玻璃之间形成一个以接触点O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厚的空气劈尖。当单色平行光束近乎垂直地向AB面入射时,一部分光束在AOB面上反射,一部分继续前进,到COD面上反射。这两束反射光在AOB面相遇,互相干涉,形成明暗条纹。由于AOB面是球面,与O点等距的各点对O点是对称的,因而上述明暗条纹排成如图所示的明暗相间的圆环图样,在中心有一暗点(实际观察是一个圆斑),这些环纹称为牛顿环。
根据理论计算可知,与k级条纹对应的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
,,,,2e2
,式中e为第k级条纹对应的空气膜的厚度,为半波损失。2
,由干涉条件可知,当时,干涉条纹为暗条纹。即,,,,?(21)(0,1,2,3,)kk2
解得
,ek(2),2
O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与接触点相距为处空气层的厚度为,由图4Rer
所示几何关系可得
222222RRerRReer,,,,,,,2,,
2Re,,由于,则可以略去。则e
2r(3)e,2R
k由式(2)和式(3)可得第级暗环的半径为
2(4)rRekR,,2,k
,k由式(4)可知,如果单色光源的波长已知,只需测出第级暗环的半径,rk
RR即可算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反之,如果已知,测出后,就可计算出入rk
,射单色光波的波长。但是由于平凸透镜的凸面和光学平玻璃平面不可能是理想的点接触;接触压力会引起局部弹性形变,使接触处成为一个圆形平面,干涉环中心为一暗斑;或者空气间隙层中有了尘埃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在光程差公式中附
a,0a,0加了一项。假设附加厚度为(有灰尘时,手压变形时),则光程差为a
,,,,,2ea,,2
由暗条纹条件
,,221eak,,,,,,,,22
kea,,,得2
,,,2将上式代入式(4)得rReRkakRRa222,,,,,,k,,2,,
a上式中的不能直接测量,但可以取两个暗环半径的平方差来消除它,例如mn第环和第环,对应半径为
22rmRRa,,,2rnRRa,,,2mn
两式相减可得
22rrmnR,,,(),mn
所以透镜的曲率半径为
22rr,mnR,,mn,,,
又因为暗环的中心不易确定,故取暗环的直径计算
22DD,mnR,4,mn,,,
由上式可知,只要测出与(分别为第与第条暗环的直径)的值,就能DDmnmn
,算出R或。
实验步骤
- 调整测量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读数显微镜的调整方法见重要仪器简介。
(1)用眼睛在牛顿环装置上方观察,若环中心不是黑斑或黑斑偏离中部太
远,可以轻轻对牛顿环框架螺钉进行调节(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坏
透镜)。
(2)启动钠光灯,让读数显微镜上的45?反射片对着钠光灯,然后调节反
射片的倾斜度(实验用的显微镜已装在物镜头上),使显微镜视场中
亮度最大。
(3)将显微镜对准牛顿环装置正表面调焦,找到清晰的牛顿环,注意调焦
时使物镜接近牛顿环装置(不要相碰),缓慢扭动调节手轮,使显微
镜自下而上缓慢地上升,直到看清楚干涉条纹为止。
(4)轻轻地移动牛顿环装置的位置,使条纹中心大致对准叉丝,且当测微
手轮转动移动叉丝时,叉丝与圆环相切。如叉丝倾斜可调节显微镜的
目镜筒。调节后,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再动牛顿环装置。
- 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特征:
注意观察当环心暗纹和叉丝左右移动时条纹间隔的变化,并注意条纹级数的计算。
- 测量牛顿环的直径:
从环心(暗斑)开始,转动测微手轮。一边转动,一边数出暗纹的级数。例如,数到第m+2环后,反方向转动测微手轮,使十字叉丝交点对准第m条暗纹的中间,从显微镜的主尺和测微手轮上的游标刻度记下读数,然后继续朝同一xm
方向移动,使十字叉丝交点与第n条暗纹的中央对准,记下读数。继续朝同一xn
方向转动测微手轮,经过牛顿环的中心后,将另一边的第n环和第m环的暗纹中心分别同目镜十字叉丝交点对准,依次记下相应的读数’和’,则第m环xxmn
和第n环的直径分别为和。Dxx=|-|Dxx=|-|mmmnnn
数据记录
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左边读数右边读数环的直径曲率半径第30环
第10环
第29环
第9环